归化与异化角度看虚构英专名词的翻译以《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为例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m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惩罚世人违背诺言建造巴比塔,上帝遣散人们于全国各地。他们说着完全不一样的语言,拥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然而,感谢翻译行为的出现,人类社会能够再一次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它扮演着连接不同文化和习俗的桥梁。   翻译行为同时关乎着语言问题和文化问题。本文集中讨论了翻译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关于这两种策略的争论由来已久。归化法最先成为翻译家的首选方法。然而,当异化法出现在文学翻译领域时,这种方法立刻攫取了学者的眼球。自此之后,归化法和异化法争论一直持续了上千年。每一时间段都涌现了不同的翻译家支持其中之一。本研究注重于这两种看似完全相反的翻译方法是怎样运用于同一翻译材料的,从而,我们能够得出,这两种翻译方法实际上处于互补的地位。   本文所选的分析材料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简体中文版本是由马爱农和马爱新所翻译,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论文重点放在这本书的虚构专有名词上面,这些名词几乎全部由作者一手创造出来,但是每个名词都有不同的含义蕴含在里面。在此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翻译方法的选择仍是重中之重。本文将会分析这两位翻译家们是如果在这两种翻译方法中做出选择的,有时他们倾向于归化法,有时他们倾向于归化法,有时确是混合使用。但是这些选择都是符合语境和文化要求的,因此这本书的中文翻译文本如此清晰连贯,大获欢迎。   首先,本文谈到了理论背景,写作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等。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对这两种翻译方法的研究情况,包括一些翻译大家对他们的偏好选择。接着讨论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方方面面,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这本书为材料,本书的作者,内容和欢迎度。再接着就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选取了文中的虚构专有名词,对它们的中英文做了比较研究,来说明这两种翻译方法如何和谐地为同一文本服务的。最后就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包括主要发现,建议和因时间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格雷厄姆·格林因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见解而蜚声当代文坛。其中,《文静的美国人》就是这样一部发人深省的小说。它不仅成功预言了即将到来的越南战争,
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些年来,中国在社会、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愈加重视“软实力”的发展,以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中国古典文学代表着中国
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非裔美国作家,凭借《土生子》和《黑小子》两部小说获得了广泛的声誉。他对非裔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里程碑式
过去嵌入式系统通常是深嵌于最终产品之中,以系统控制为基础,一般不与外界连接。其微控制器在一个相当封闭的系统中工作,定时查询外设、收集数据、完成简单的处理工作,以及控制开关和LED指示灯。
灾难事件通常是那些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伤害和损失的紧急性破坏性事件。当灾难事件发生时,首要的事情应该就是向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新闻报道;而低效的灾难新闻报道很可能
林语堂的文学创作和翻译成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翻译史上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正是他文学创作和翻译生涯的写照。林语堂的作品具有创
在英语或其它语言中存在着一些‘小词’,如连词,and,therefore,because,副词,actually,incidentally,感叹词,well,oh以及一些词组或小句,如as a consequence of,you know,if Im not w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