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5例报告与基因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38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5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给予积极有效治疗。方法:选择近两年我科室收治的高度疑似诊断XLA的5例男童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病史采集和详尽的体格检查,在完成常规辅助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采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患儿及父母进行BTK基因测序,并对突变位点用一代测序进行验证。结果:(1)5例患儿均为汉族、男性。首次发病年龄最小1月,最大4岁;确诊年龄最小9月,最大12岁;自发病年龄至确诊年龄的时间跨度短则8个月,长则达9年;2例有可疑家族遗传病史。所有患儿易患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反复支气管炎或/和肺炎,发作频率为3-8次/年,间隔时间1月-3月不等。合并反复鼻炎、鼻窦炎2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2)体格检查显示,患儿体格发育情况一般,多偏消瘦,浅表淋巴结和扁桃体缺如,脾无肿大,心脏无异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者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3)5例患儿外周血象无特征性变化,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均广泛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CD16~+CD56~+)百分率无明显异常,而B细胞(CD19~+)百分率显著降低(0.02%~2.3%)。(4)基因测序显示5例患者的BTK基因均为半合子突变。5例突变中,2例为剪接突变(c.1349+5G>T,c.1632-1G>T),2例为错义突变(c.110T>C,c.1571C>A),1例为移码突变[c.1154delC;p(Pro385fs)]。基因类型和临床表型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相关性。其中c.1632-1G>T和c.1571C>A两例突变类型在HGMD数据库中未见报道。结论:(1)男性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外周淋巴结和扁桃体缺如为XLA主要临床表现,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和IgM)广泛降低和B细胞(CD3-CD19+)缺乏为XLA重要实验室特征;(2)发现BTK基因突变是确诊依据,但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间无明显相关性;(3)2例BTK基因突变类型(c.1632-1G>T突变,c.1751C>A突变)在HGMD专业数据库中未见,为首次报道。
其他文献
全国人大代表、安康市长赵俊民在陕西代表团驻地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关于脱贫攻坚的采访时,满怀自豪地谈到了千年文物国宝“鎏金铜蚕”。
笔者创新研制了一种多层板式微型制氢反应器,集甲醇催化燃烧、重整和原料预热于一体;通过计算物流速度分布,合理地设计了单板结构和几何尺寸;反应器依靠液体甲醇的催化燃烧实
<正> 冠醚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已有论文发表。本文测定了八种冠醚固定液的McReynolds常数,并讨论了它们的色谱性质。 1 实验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03气相色谱仪,上海
采用两相滴定法研究HPMBP-TPhPO-甲苯/RE(Ⅲ)-H<sub>2</sub>O协萃体系,确定了15个稀土离子在3个温度下的协萃络合物的分子组成及稳定常数。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821型数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区疼痛活动时发出弹响,张口受限,咀嚼肌酸痛,咀嚼无力。笔者用针刺配合隔药饼灸治疗
六年级为小学阶段的最高阶段,七年级为初中的起始阶段,为实现语文课程的整体规划,消除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方面存在着的脱节现象,语文教师应对六年级、七年级语文教材阅读
近年来,随着凿岩采石、隧道开挖等建设行业的兴起,国内涌现出大批应市场而生的凿岩台车生产厂家。其生产的设备大多以仿制欧美系产品为主,由于未掌握其核心技术,致使产品一直
试验采用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混合共厌氧消化的方法,在中温条件下(35℃&#177;0.5℃),控制餐厨垃圾(F)与市政污泥(S)挥发性有机物(VS)的比例分别为0∶1,2∶1,1∶1,1∶2和1∶3,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实中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象。吴勇是全国著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名师,他提出的“童化”作文教学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其作文教学可为小学语文教师探索作文教学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也为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了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相关背景,其中包括“童化”作文教学提出的现实和理论依据以及预期效果;“
社会企业天生就具有混合型和复杂性的特点,“通过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社会企业颠覆了我们对非营利组织的传统认知,打破了我们对公益慈善事业的一些固有观念,成为介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