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磁浮列车的电场耦合式辅助供电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磁浮列车需要通过第三轨获取辅助电,接触式的供电方式存在磨损、火花等问题,导致系统维护成本上升,安全性下降。非接触式供电技术可以避免以上问题。电场耦合式供电技术(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CPT)能通过轻薄的金属板进行能量传输,具有成本低,重量轻的优势,在磁浮列车这样的近距离能量传输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前景。但是传统观念认为,电场耦合式供电技术传输功率较低,可能不适于轨道交通领域。本文旨在设计一种适用于磁浮列车辅助供电的电场耦合式供电系统,研究其可行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场耦合式供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发现电场耦合式供电系统的耦合机构传输能力与其等效耦合电容C_s的大小有关,于是针对磁浮列车给出了一种侧面竖式的耦合机构。通过Maxwell仿真软件,本文将侧面竖式的耦合机构与传统的水平式耦合机构和重合式耦合机构进行了对比,发现在同样的安装面积下,侧面竖式的耦合机构拥有最大的等效耦合电容极值。并且仿真结果表明,在移动供电过程中侧面竖式耦合机构的耦合电容值变化很小。接着,本文给出了一种结构简洁的CLLC-CL型补偿拓扑,并加入S-S型、双边LCL型和双边LCLC型补偿拓扑作为对比,以补偿电容电压值作为限制条件,对以上拓扑进行了参数优化。结果表明CLLC-CL型补偿拓扑与其它补偿拓扑相比,传输同等功率大小的能量时,需要的材料成本最少。并且,本文研究了CLLC-CL型补偿拓扑的输出特性以及系统输出电压和电流对电路参数的敏感度,给出了多系统串联方案。最后,本文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基于以上几种补偿拓扑的电场耦合式供电系统以及串联供电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选择CLLC-CL型的电场耦合式供电系统的合理性,电场耦合式供电系统串联运行的可行性,并确认了两套和三套串联系统在电路参数差异时对系统输出电压和功率均衡的影响情况。本文还搭建了一个比例缩小的实验模型,在1MHz的工作频率下,通过250mm×250mm的接收极板与35mm的传输距离,实现了1.41k W功率的能量输出,DC-DC传输效率达到91.67%。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给出的应用于磁浮列车的电场耦合式供电系统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发展迅速,打造了很多优质精品的公路工程项目,改善了国民出行方式,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在公路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施工中的安全生产问题也层出不穷,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安全生产是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政府监管部门作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责任主体之一,其安全监管模式与高速发展的公路工程建设不相适应。因此,通过对公路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群的发展,城际铁路的需求与日俱增,城际铁路地下站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新兴的地下交通建筑,城际铁路地下站缺乏前沿的研究与专门设计规范,城际铁路地下站空间环境设计是否合理,作为设计者,在设计初期往往无法预料。而旅客作为地下站的直接使用者,站内空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其外显行为与心理活动中。所以笔者选择从旅客行为心理入手,作为研究城际地下站空间环境
随着当今桥梁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桥梁对收缩徐变长期效应的分析和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计算模型的离散性、参数的随机性、测量的不确定性等原因,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其产生的结构效应的计算具有很大的离散性。仅仅通过对结构进行确定性分析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工程实践对混凝土收缩徐变长期效应计算的高要求。因此,本文以新建郑万高铁梅溪河大桥为依托,对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收缩徐变效
高速远程滑坡作为一种灾难性地质灾害,一直是国内外工程地质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以西藏尼木县尼续村高速远程滑坡为实例,采用野外现场地质调查、低空无人机航测(UAV)、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重点对尼续村滑坡失稳形成的各类表面流态化堆积特征(滑坡平台、纵/横向脊、侧缘堤、线性构造、X型共轭槽、堆积丘、表面堆积大块石等)及成因、滑坡堆积相中的竖向分带特征等问题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地表灾害过程动力分析软件
紫外线辐射B区(UV-B辐射,波长280320 nm)通常大多数被臭氧层吸收,仅少量到达地面。近年来,由于大气平流层的氯氟烃污染而导致臭氧减少,进而引起UV-B辐射增加,称为“UV-B辐射增强”。由于UV-B辐射容易被许多重要的大分子(例如核酸,蛋白质,脂质和植物激素)吸收,因此,即使UV-B辐射剂量稍微增加,也可能产生显著的生物学效应。鉴于此,本研究以自然光为对照,在田间人工模拟UV-B辐射增强
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巨大的汽车保有量给汽车售后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价值,但是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对汽车产业链协同服务平台上的售后服务
随着城市道路照明技术的持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作为夜晚交通出行的载体,城市照明不再只是纯粹的道路照明功能,同时也是城市夜景景观的重要一环。单纯的功能性照明早己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追求,居民对城市道路照明的舒适度、安全性乃至节能、环保等各方面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要求政府在城市道路照明方面必须转变观念,加强服务意识,提升城市道路照明管理水平,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城市道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PPP模式进入中国后,该模式作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也成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在高速公路领域全方位合作的新途径。伴随着PPP模式实践的不断推进,该模式下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为确保项目质量,按照财政部要求,项目入库前必须进行物有所值评价。本文基于贵州省交通现状和贵州省A市和Q州财政状况,ZW高速公路项目拟采用PPP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对该
2000年前铁道部将GSM-R(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oble System of Mobile for Railway)作为我国铁路专用通信的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铁路运营需求增加,GSM-R越来越不能承载铁路发展的业务需求。不止中国,世界各国都有相似困境,因此UIC(国际铁路联盟组织: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提出了发展LTE-R(Long Term Evol
形成性评价是近年来评价领域内研究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以实践和理论为基础,对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反馈不具针对性以及缺乏反馈的连续性等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找出适切的形成性评价的反馈策略。笔者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实践中采样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发现“自我负反馈”在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自我负反馈”的反馈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有促进作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