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制备与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z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被索尼公司推向商品化以来,就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并且在短期内仍难以撼动其主导地位。但是由于Co存在价格昂贵、对环境污染严重以及LiCoO2材料放电比容量不理想等问题,迫使人们急需寻求其他可替代LiCoO2的新一代正极材料。在新型正极材料中,层状结构的三元材料LiNi1/3Co1/3Mn1/3O2由于其具有相对低廉的原料价格、与环境相容性好、稳定性较好等优点而备受推崇。再者,纳米级LiNi1/3Co1/3Mn1/3O2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结构的电极材料,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以及锂离子扩散路径短等特点,在充放电比容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上表现出了比传统微米尺寸的电极材料更加优越的电化学性能,被认为是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理想选择,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柠檬酸为络合剂,乙二醇为交联剂,Li(CH3COO)·2H2O、Ni(CH3COO)2·4H2O、Co(CH3COO)2·4H2O、Mn(CH3COO)2·4H2O分别为Li源、Ni源、Co源、Mn源,采用Pechini法制备纳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本文研究了该方法的制备工艺,如:锂与过渡金属元素的摩尔比、煅烧程序、烧结温度等,对材料的物理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TG-DSC、XRD、SEM、EDS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并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测试(CV)、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EIS)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表征。  通过掺杂不同质量比的导电剂碳纳米管(CNTs),考察其对LiNi1/3Co1/3Mn1/3O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掺杂CNTs的量与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质量比为5∶90时,所制作的电池电化学性能相对较优异。在2.5~4.5V之间对电池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0.2C倍率下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240.2/212.8mAh/g,库伦效率为88.59%。考察了材料在不同倍率特别是高倍率下快速充放电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放电倍率的逐渐增大,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逐渐减小、循环性能也随之降低,说明电极的极化越来越严重。此外实验还研究了电池在不同充电截止电压下的电化学性能,随着充电截止电压的升高,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得到提升,但是循环性能却下降。  以NaOH和NH4OH作为沉淀剂,LiOH·H2O、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分别为Li源、Ni源、Co源、Mn源,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出了锂离子电池纳米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合成条件为:在共沉淀过程中引入超声波粉碎技术且合成前驱体沉淀的反应温度为60℃;热处理工艺为分阶段升温方式,即先升温至500℃保温3H,再升温至900℃保温6H,最后自然冷却。  基于阳离子模型的推断,为了抑制Ni离子的跨层移动,进一步提高改进的共沉淀法合成出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还对LiNi1/3Co1/3Mn1/3O2材料进行了Al的掺杂改性研究,制备出了纳米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xAlxO2。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掺杂Al可有效地抑制Ni离子占据Li离子的位置,降低阳离子的混排度,提升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能。
其他文献
多波束抛物面天线能够以高增益来覆盖较大的地面区域,而且又能根据需要调整波束形状,它不仅可以使有限的频谱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可以促使地面站的设备小型化.阵馈束天线
青藏高原及周边高山区域古地质运动与气候波动造成的多样性地形和丰富多变的环境对生物的进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认识在这一区域分布的莛子蔗属(忍冬科)两物种的谱系地理模式
Orange(Or)基因最初从菜头呈橘黄色的花椰菜天然突变体中得到克隆、鉴定。突变体菜头细胞中的白色体向有色体分化,大量积累类胡萝卜素。Or基因编码一个DnaJ-like富含半胱氨酸
蜂花粉是蜜蜂生存的重要营养源,蜂花粉的数量和品质可影响蜜蜂的繁殖、幼虫的生长及寿命等。由于蜂花粉含有多种复杂的成分,诸如氨基酸、油脂、碳水化合物、矿物盐、植物杀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旨在以全炉膛看火电视为图像采集前端设备,以数字图象处理技术为手段,运用热辐射学和彩色面阵CCD色度学理论,采用三色测温法来检测炉膛火焰温度。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针对
该文首先讨论了GaN材料基本性质,探讨分析了利用MOCVD设备在SiC衬底001晶向生长GaN单晶薄膜材料的工艺方法与控制条件.其次对薄膜材料表征技术如表面形貌分析、晶体结构分析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Ad Hoc网络是一类工作在无固定设施(Infrastructureless)环境下的自组织(Self Organized)的无线多跳(Multi Hop)移动网络.由于剧烈变化的动态拓扑和特殊的信道共享方式,无线
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1)阐述了VOA在现代光通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各种类型VOA的技术特点,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在介绍国内外EVOA研究热点、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