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挖掘实现网站自适应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ai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Web站点自身信息越来越丰富和拓扑结构越来越复杂,目前信息服务中普遍存在着“信息过载”和“资源迷向”的状况。从用户的角度,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访问目的,而同一个用户在不同时期的访问兴趣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对网站来说,只有迅速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来自用户和网站双方面的问题,自适应网站应运而生,它通过学习用户访问模式,呈现不同的界面给不同的用户并且完善网站自身拓扑结构。网站自适应技术从1996年开始就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伴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成熟,以数据挖掘为支持的网站自适应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准确及时的掌握用户对网站的访问情况是确保网站高效地实现自适应性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Web挖掘分析日志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转化成站点的智能,使其自适应的提供个性化推荐,改变用户视图和优化网站结构。为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分析研究自适应网站的需求,讨论用户访问模型的建立,以及基于Web使用挖掘可以获得的各种用户访问模式。(2)为了从Web Log文件内容向各种挖掘算法提供准确的数据源,对Web使用挖掘日志预处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3)分析经典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于实现站点自适应的优缺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关联规则模式、序列模式和聚类模式三个方面提出实现个性化推荐的算法。并且提出了利用蚁群算法内在的并行性解决日志海量更新的思想。(4)为了通过客观化的度量来确保自适应网站的性能,本文讨论了各种衡量各种推荐系统的指标。以重庆大学网站为平台,从理论和实验角度对上述Web挖掘技术进行评价,研究综合利用这几种模式实现站点自适应的方法。(5)提出一个自适应网站的原型系统,从而验证了运用相关技术实现网站自适应是可行的。本文应用Web挖掘技术从访问日志中提取用户访问模式,将挖掘到的知识转变为站点的智能,实现站点自适应。自适应网站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站点信息服务质量,促进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实时数据库系统研究的日益发展,在实时数据库系统中加入主动性能是实时数据库系统应用的迫切需要。本实时数据库系统是电厂汽包水位实时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主
随着人们对软件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保障软件质量重要手段的软件测试技术逐渐被重视和应用。为提高软件测试的水平,实现软件测试的规范化,本文对软件测试进行了深入探讨
WebGIS是当前GIS应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解决了传统桌面GIS应用的局限性,使GIS应用实现了真正的信息共享。WebGIS巨大的扩展空间以及跨越各种系统平台的能力,将使GIS的应用更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与多元化,网络的安全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目前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病毒软件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安全防御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它们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导
农业环境监测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的农业环境监测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被数据淹没,却饥饿于知识”的现象普遍出现了,迫切地需要找到一种技术来分析这些数据来为
首先,在分析了国内外视景仿真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概括性的介绍了有关的视景仿真基础理论,并对目前国内外视景仿真系统主要使用的主流视景仿真建模工具、高层渲染工具的优缺
随着我国变电站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变电站地线的在线监测在电网安全运行中显示了重要作用。本文目的是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研究开发基于WLAN的变电站地线监测系
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fMS)自出现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事业生产和管理的发展;而反过来,企事业生产和管理的发展又对工作流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
随着微电子集成技术和微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数字存储示波器作为一种精密电测仪器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不仅其功能越来越强、精度越来越高,而且外形越来越美观。但现有的数字
GNU GCC编译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CISC、RISC等各种处理平台,是一种支持多平台、多语言的、易于移植的编译系统。随着DSP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DSP芯片的诞生,采用汇编语言对D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