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而退休年龄是养老保险制度中所有参保人员都非常关注的部分。中国退休年龄仍然沿用1978的相关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然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中国人口增长率逐步变缓,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劳动力人口众多的红利逐渐消失,当前的退休年龄设置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继续执行原有的退休年龄,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将会更大,长此以往会存在难以为继的局面。随着医学技术进行、生活物资不断丰富,我国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仍然有继续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医生、工程师、科学家等从事脑力运动的群体,往往拥有更长的工作寿命。因此对退休年龄的重新设置也是势在必行。基于此,本研究以参保人员退休年龄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当前退休年龄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情况进行介绍,并分析运行过程中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龄化现象突出,退休年龄较为靠前等影响,造成劳动者劳动年龄缩短,劳动力人口不断下降,养老基金收入支出差距不断增大,社会抚养比持续减少,相同政策下对不同区域不发展不匹配等相关问题。其次,针对外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过程中,筛选出部分有借鉴意义国家的养老保险退休年龄设置和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通过SWOT对比分析,为中国退休年龄制度调整总结出可以参考的经验。再次,介绍退休年龄设置的相关变量,同时以都江堰市为例,通过分析都江堰市在退休年龄下重新设置后如何影响相关变量,并就退休年龄调整提出相关建议。最后,从就业、基金运行、群众收入、社会稳定四个方面分析退休年龄调整后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做好预防处理。随着对于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政府应该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情况,顺势而为,推动养老保险退休年龄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养老保险制度杠杆实现社会收入的二次分配,进一步减少贫富差距,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