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纶织物的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huai1990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聚丙烯纤维疏水、染色性差的特点,采用了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APGDP)处理工艺,进行了丙纶织物的APGDP表面改性的研究。 本文研究试制了一台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对电极材质、结构进行优化,选择了不锈钢平板金属电极;并对其表面光洁度进行了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达到了放电要求;根据电极结构和电路参数对介质板进行优化,定制了特定大小、厚度的石英介质板;根据操作要求,使电极间距可调;考虑到常压条件下等离子体处理的工业化前景,在多种工作气体中进行了放电实验,在He/CO2,He/NH3,He/Ar,He等常压气体中均产生大面积、均匀、稳定的辉光放电。对放电的伏安特性进行了测量,与低压辉光放电的对比表明实现了常压辉光放电(APGD)。研究了APGDP的产生、机理以及影响放电的主要因素。 电源、反应室匹配与否直接决定放电的质量及改性效果,电路匹配是常压辉光放电中的关键问题。我们从原端匹配、副端匹配,串联匹配、并联匹配及根据实际电路的串并联匹配等多个途径分析探讨了电路匹配问题,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经过大量实验摸索,实现了电路的近似匹配。发现匹配后的APGDP对丙纶的改性效果明显好于未匹配情况。 利用自制的放电装置对丙纶织物进行了APGDP表面改性,改性后的丙纶上染率可达27.41%,染色深度K/S可达4.47。采用了快速傅立叶分析红外光谱(FTIR)、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改性织物样品吸水速度、上染率、染色深度等分析技术对处理前后的丙纶样品进行亲水性和染色性的测试。并对影响丙纶织物等离子体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如处理时间、混合气体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丙纶在多种气体等离子体处理后的亲水性都有明显改善,但存在时效性,而He/CO2,He/NH3的处理效果较好,时效性较弱。常压辉光放电的处理效果优于低压辉光放电。 APGDP对丙纶的表面改性是有效的。同低压辉光放电相比,操作更简单,更容易实现工业化。
其他文献
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和大片形吸虫(F.giganica)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据报道,每年全世界造成农业和商业的损失达20亿美元.牛群感染率在
近年来图像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场景识别、目标检测、医学诊断、舰船检测等领域。随着高清技术的发展和高分辨率摄像机的更新,基于可见光的多特征融合分类机制成为研究热点,
针对当前青少年生命意识较为薄弱的现象,作者指出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及教育的策略,经过可行性的分析后,明确现阶段学校实施生命教育主要仍是要借助学科教学来渗透,并以独具育人
冯雁,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主要致力于分子酶学及合成生物学研究。在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及"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委支持下,建立了重要微生物代谢
<正>近日,记者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木本中心得知,5月中旬,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的邀请,该中心研究员王其刚、蹇洪英等专家一行到新疆调研了和田地区食用玫
<正>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教育思想上带有根本性的重要转变,也是当前教育基本理论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何谓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有什么弊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
第一部分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微囊泡的分离纯化目的建立一个高效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来源微囊泡(microvesicles, MVs)分离纯化方法。方法取P8以前的人脐
近年来,我国通信行业发展迅速,2013年,随着移动4G牌照的发放,通信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提升客户满意度已经成为通讯行业新一轮竞争中取胜的法宝。中国移动要想在市场中保持持
结直肠肿瘤是目前较为高发的一种消化道肿瘤,其术后复发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未获得满意效果。生物治疗已成为继
研究了在硅铁、硅铝铁、硅钡钙合金化学加热后钢液中夹杂物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硅铝铁化学加热后,去除夹杂物较难;硅钡钙去除夹杂物较为理想;硅铁效果一般.钢液中夹杂物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