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微囊泡的分离纯化目的建立一个高效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来源微囊泡(microvesicles, MVs)分离纯化方法。方法取P8以前的人脐血干细胞进行无血清培养,分别于24h、48h、72h收集上清液,制备条件培养基,采用超速离心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纯化MVs,透射电镜观察MVS的形态,Bradford法蛋白定量。结果电镜下MVs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介于30-1000nm之间,中间为低电子密度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MVs的释放量显著增加,8×105个细胞大约释放10μg左右的微囊泡。结论超速离心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纯度的MVs;适当延长无血清培养的时间能够显著增加MVs的获取量。第二部分MVs的内化作用及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分泌功能的影响目的建立一个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 GCs)分离纯化方法,探讨颗粒细胞对MSCs来源MVs的内化作用及MVs对卵巢颗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法分离3周龄雌性SD大鼠卵巢颗粒细胞,FSHR免疫组化法鉴定颗粒细胞纯度;PKH26标记的MVs与颗粒细胞共培养,3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颗粒细胞对MVs的内化作用;将浓度为0、10、15、20、25μg/ml的MVs与与颗粒细胞共培养,48h后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液中E2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分离的颗粒细胞纯度达到95%以上;颗粒细胞与MVs共培养3h后,免疫荧光观察可见颗粒细胞中MVs;不同浓度的MVs均可增加颗粒细胞的增殖指数(PI)、S期细胞比例(SPF)及E2水平,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MVs浓度为15μg/ml时,PI、SPF及E2浓度最高,显著高于0、10、20和25μg/ml组(P<0.05)。结论机械分离的方法能够分离出纯度较高的颗粒细胞;MVs能够被颗粒细胞所摄取;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MVs能够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及分泌E2功能,且MVS浓度为15μg/ml时为最佳作用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