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重性抑郁障碍(MDD)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又称抑郁症。其具有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或兴趣缺失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位致残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临床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而抑郁症患者心肌梗死等风险率也更高。研究显示不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抑郁症患者的心脏死亡率也较高,探讨发现是由其心率变异性低引起的。心率变异性为目前探讨自律神经系统功能比较公认的一个指标,其值较低时可作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指标和健康状况较差的预测。心率变异性实际上反映的是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也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从健康诊断到疾病的诊疗等领域均已被广泛开展,其重要性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同。为了更好地探究抑郁症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我们做了如下研究:首先以排除CVD的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和心理问卷评定,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的差异;其次探讨抗抑郁药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最后对SSRIs和SNRIs药物对心率变异性改变的差异做了研究。通过结合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检测结果,为其早期诊断及更有效的治疗提供生理学依据。 研究方法: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初诊抑郁症患者39例(男性7例,女性32例),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招募的健康志愿者27例(男性7例,女性20例)。基线时对两组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和HRV各指标的收集。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在自然状态下将其分为SSRIs和SNRIs药物组,于8周时对两药物组再次进行HAMD的评定及HRV各项指标的收集。 结果:1、抑郁症组中,指标LF与HF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周时,抑郁症患者的HAMD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基线期;且HRV指标中LF值与LF%值均显著低于基线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SSRIs与SNRIs药物8周相对基线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的减分率无显著差异;但8周时SNRIs药物组中指标LF的变化值显著高于SSRIs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不伴有CVD的抑郁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是降低的,经抗抑郁药物治疗8周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缓解,心率变异性的指标也随之改善;2、SSRIs药物与SNRIs药物均可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但SNRIs药物更能显著地降低抑郁症患者的交感神经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