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和三元Pd基纳米合金或相应纳米杂化体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ap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量转换装置,可再生H2-O2燃料电池(RHOFCs)主要由H2-O2燃料电池(HOFCs)和水电解池(WECs)两部分组成。其中,HOFCs部分阴极氧还原反应(ORR)以及WECs部分阳极析氧反应(OER)和阴极析氢反应(HER)动力学过程缓慢,迫切需要发展低成本,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电催化剂来促进上述电极反应,降低其过电势。针对当前ORR和HER电催化剂研究现状,本论文立足于二元和三元Pd基合金纳米结构或相应纳米杂化体的设计合成,发展了新的溶剂体系,借助溶剂热支持的原位生长和组装以及可控热退火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强耦合的MnxPdy/C纳米杂化体(NHs)、超薄MnPd3纳米片基3D花状多孔纳米建筑和网络状三元Pd2Ni2-xMox(0<x<2)纳米合金结构,分别系统研究了上述材料的电催化ORR和HER性能。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系列的光谱和电化学分析,探讨了其电催化活性起源,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具体如下:(1)在香茅醇溶剂中,利用Mn2(CO)10和Pd(acac)2作为金属前驱物,以羧基功能化的Vulcan XC-72 carbon(C)为载体,借助溶剂热法原位将MnxPdy(MnPd3、MnPd-Pd、Mn2Pd3和Mn2Pd3-Mn11Pd21)纳米晶集成到羧基功能化的Vulcan XC-72 C上,然后在Ar/H2气氛下退火处理,成功地得到了一系列强耦合的MnxPdy/C纳米杂化体(NHs)。在所得NHs中,MnPd3纳米晶活性组份一半嵌入到C载体中,另一半被薄的介孔碳壳层包裹,显示出独特的“半嵌入半包裹”界面结构,不仅可提高传质、触发反应的进行,而且有利于增强电催化稳定性。相应的电催化测试表明所得MnxPdy/C NHs都可以在碱性介质中催化ORR。其中,MnPd3/C NHs显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其起始还原电位和半波电位分别为0.953 V和0.80 V(vs.RHE),接近商业 Pt/C,优于近来报道的 Ag-Co、PdCo/N-C、PdNiCu/PdNiSn 等催化剂。此外,MnPd3/C NHs还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稳定性和耐甲醇性能,优于商业Pt/C。一系列的光谱和电化学分析表明MnPd3/C NHs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源于其适合的Mn/Pd比例以及MnPd3活性相和Vulcan C载体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这不仅有利于优化活性相中Pd的d-band中心或表面电子结构,而且还可诱导MnPd3发生相变,利于增强或提高NHs的界面电子转移动力学。该工作表明MnPd3/CNHs可以作为一种有前途的、耐甲醇的阴极ORR电催化剂,用于碱性RHOFCs中的HOFCs部分或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等技术领域。(2)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香茅醇混合溶剂中,利用Mn2(Co)10和Pd(acac)2作为金属前驱物,采用聚氧乙烯醚(Brij C10)作为结构导向试剂,借助溶剂热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种MnPd3合金纳米片基3D花状多孔纳米建筑(NSNAs)。N2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所得3D花状多孔MnPd3 NsNAs的平均孔径约为5.7 nm,相应的比表面积为49.03 m2g-1。电催化测试表明所得这种3D花状多孔MnPd3 NSNAs可在碱性介质中高效催化ORR,其起始电位可达1.0 V(vs.RHE),半波电位约为0.86 V(vs.RHE),略高于商业Pt/C催化剂,远优于MnPd3纳米粒子和近来报道的一些Pd基合金催化剂及其杂化物。进一步的耐受性测试证明了所得花状MnPd3 NAs具有很好的电催化稳定性。相比准球形的MnPd3纳米晶,所得3D MnPd3 NSNAs优异的电催化性能主要源于其独特的超薄2D纳米建筑单元和3D多孔结构,不仅可增加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边缘或表面活性位点,提高传质过程,而且还可提供3D电子传输途径,有利于增强其界面电子转移动力学。该工作首次合成出了 2D超薄Pd-基合金纳米片基3D多孔纳米建筑,而且其电催化ORR性能接近于Pt/C,有望用于RHOFCs中的HOFCs部分或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3)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香茅醇混合溶剂中,采用油酸和油胺组合作为结构导向试剂,选择合适的Pd、Ni和Mo盐作为金属前驱物,利用叔丁基氨硼烷(BTBC)作为还原剂,通过调控Ni和Mo盐摩尔比例等实验参数,成功地合成了三种网络状(network-like,NL)Pd2Ni2-xMox(0<x<2)纳米合金(nanoalloys,NAs),简记为Pd2Ni2-xMoxNLNAs。微结构分析表明所得三元Pd2Ni2-xMox NLNAs是由许多小的、粒径约为5 nm的纳米晶作为建筑单元,按照一定的方式白发组装而形成的。相应的N2吸附-脱附测试证明了所得NLNAs具有介孔结构,其平均孔径约为5.8 nm,相应的比表面积为94.82 m2 g-1。相比纯二元Pd-Ni和Pd-Mo合金纳米结构,所得三元Pd2Ni2xMox(0<x<2)NLNAs在酸性介质中显示出增强的电催化HER活性。其中,Pd2NiMo NLNAs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其达到10 mA cm-2电流密度时的过电势仅为34 mV,优于近来报道的一些HER电催化剂(如:PdNi/CNFs、CuPdPt/C、PtNiCu 等)。此外,Pd2NiMo NLNAs 还显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可在0.5 M H2SO4的溶液中连续循环15000圈(90 h),而催化活性几乎不衰减。一系列的光谱和电化学分析表明Pd2NiMo NLNAs优异的电催化性能主要源于其合适的组份比例和组份间强烈的电子耦合或协同效应,导致其具有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独特的电子结构和较快的界面电子转移动力学,可有效地平衡H+和H2分子间的吸脱附过程。该工作不仅合成出了三种Pd2Ni2-xMox(0<x<2)NLNAs,丰富了当前Pd-基纳米合金家族,而且筛选出了一种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HER电催化剂,有望用于RHOFCs的WEC部分或制备清洁的H2燃料。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以中国横断山区近溪蟹亚科淡水蟹类为研究对象,基于本课题组近几年在该区域广泛而深入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对该区域近溪蟹亚科的形态分类和系统发生进行了初步研究。对该区域近溪蟹亚科淡水蟹类野外调查和分类研究的结果,发现和描述了1新属、5新种。其中包括分布于金沙江流域的1新属,镰肢溪蟹属Falcatopotamon gen.nov.和 4 新种:板桥坪镰肢溪蟹 Falcatopotamon ba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微小RNA-202-3p(miR-202-3p)、磷脂酰丝氨酸特异性磷脂酶A1(PS-PLA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SLE患者158例(SLE组),根据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分为轻度52例、中度71例、重度35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的志愿者76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RT-q
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组分的独特性以及分布的广泛性使其成为损伤因子攻击的主要靶标,其中活性氧(ROS)因其强氧化性及来源的多样性,可导致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形成DNA氧化损伤。鸟嘌呤(G)因其低水平的氧化还原电势,极易被氧化损伤形成8-氧-7-氢脱氧鸟嘌呤(8-oxodG),从而影响DNA复制及基因转录。机体发展出相应的修复系统来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8-oxodG通常由碱基切除修复(BE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激酶是细胞生长、增殖、存活和迁移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的关键介质。EGFR激酶的过度表达或突变是多种人类实体恶性肿瘤的共同特征,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因此,EGFR激酶已成为目前抗癌药物研究中的热门靶点。2002年8月,吉非替尼(Gefitinib)在日本上市,作为第一个上市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但第一代EGFR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
蜉蝣科(昆虫纲:蜉蝣目)昆虫稚虫穴居、成虫大而艳丽且分布广泛。越南蜉科仅含越南蜉属,稚虫和成虫形态都很独特。两科都是中国常见蜉蝣类别,且中国属种都居世界之首。历史上种类报道较多,但缺乏系统研究和整理,特别是成稚虫的对应和幼期形态的描述。分子系统学研究则未见前例。本研究对本实验室的越南蜉属蜉蝣标本进行全面检视和分类,共鉴定出4种,其中有1新种,1项同物异名,分别为:长角越南蜉Vietnamella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也是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自1982年发现以来在国内外一直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又由于其强耐酸性、低感染剂量、多传播途径和易于培养等特点,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多种应激环境可对有害菌产生抑制甚至杀灭效应。然而,研究发现亚致死应激可能诱导残存的致病菌产生应激耐受响应,同时还可能增强其毒力特性,进而产生更高的食品安全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教师期望现象进行过大量研究。综合梳理教师期望的概念和研究现状,能进一步强化教师期望理论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作用,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缓解其负面学习态度。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Sil)对小鼠肾纤维化的调控作用,为临床应用Sil治疗肾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9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30),小鼠仅做输尿管分离,不结扎及剪断输尿管,1ml/10gd给予0.9%NaCl溶液皮下注射;UUO模型组(n=30),小鼠分离及结扎输尿管制备UUO模型;UUO+Sil给药组(n=30),小鼠于UUO模型成功后第1天开始每天同一时间皮下注射西地那(1
海洋哺乳动物(如鲸类、海牛类和鳍足类)是哺乳动物进化史上的特殊类群,为适应与陆地截然不同的水生环境,进化出独特的睡眠模式。完全水生生活的鲸类具有典型的单半球慢波睡眠(unihemispheric slow-wave sleep,USWS),即一侧大脑半球进入慢波睡眠(slow-wave sleep,SWS)状态,另一侧大脑半球则保持清醒,且快速眼动(rapid-eye-movement,REM)睡
近年来,由高胆固醇血症等代谢异常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长期以来都是生物医学的研究热点。高密度脂蛋白特异性B类Ⅰ型受体(Scanver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Ⅰ,SR-BⅠ)在胆固醇转运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选择性地向细胞内摄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