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合用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z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但多种因素的作用使这一中国内部问题不断国际化。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是中国实现统一的最大障碍,而日本是美国的紧密盟友,并视台湾为“海上生命线”。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合作是他们支持台湾“拒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当局奉行“台独”路线,甘当外国势力遏制中国的马前卒,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合作迅速升温。直至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才出现转机。当前,在台独势力依然暗流涌动的情况下,深入研究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合作,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中美、中日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推进两岸合作关系的发展。   冷战后,美国调整其全球战略,中国的战略地位下降,台湾的战略地位却大幅提升,使得美对台军事安全合作更加活跃。美对台军事安全合作基本呈现如下特点:扩大对台军售,军事“软件”领域合作日益深化,高层军事人员往来密切,安全防卫磋商逐步走向制度化,构筑美台军事同盟等。冷战结束后,日本随着其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成为政治大国的要求变得更加强烈。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被称为其“生命线”的台湾的战略重要性更加突显出来。因此,日本不仅在政治层面上逐步提高与台湾的官方交往级别和规格;即使在军事层面上,日台的安全合作意向也逐渐走向实质化。日本对台军事安全合作的表现如下:互派高级将领担任常驻对方的武官;在安全领域的对话日趋制度化;联合海上军事演习呼之欲出;实现一定程度的情报共享;等等。   马英九上台后,通过分析其就职演说以及军事政策可以推测,在可预见的将来,美日台政治关系和安全防卫合作会进一步扩大,因为台湾需要美日为其提供军售以防止中国可能的侵犯,而美日则需要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迅速发展。   针对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合作日益突出的问题,笔者把本文分成三部分,并围绕各主题展开相关论述。   第一部分是序言。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项。   第二部分是正文。正文又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台湾问题的产生、演变与现状。这章总体分为两节,第一节通过对美日对台政策和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的讨论来分析“台湾问题”的产生原因;第二节探讨台湾问题在两蒋时期、李登辉时期以及陈水扁时期的演变以及马英九上台后的台湾现状。第二章讨论冷战后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合作。这章分为四节:前三节主要是通过回顾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美对台军事安全合作的内容及特点分析美台、日台军事安全合作的异同;第四节分析美日加强对台军事安全合作的背景政策。第三章推测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合作的未来走向及其影响。这章分为三节:前两节主要是通过讨论当前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在马英九上台后的新动向,来推测其未来走向;最后一节主要是分析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合作加强对中国核心国家利益的影响。第四章是通过思考美日加强对台军事安全合作的战略意图,提出的几点具体的对策。   最后是结论。台湾问题是中美、中日以及两岸关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又敏感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理顺和正确对待美日的对台政策以及台湾的政策,本着“控制冲突,增进合作”的原则,防止各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继续升级,以发展的眼光不断扩展和增强彼此的战略互信和合作。同时要求美日信守承诺,切实遵守一个中国的政策,不支持台独的分裂活动,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希望本文通过对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合作问题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和把握美日对台政策以及战略意图,从而有利于我们探讨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并有的放矢地开展中美、中日以及两岸合作关系。
其他文献
学位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由以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外延型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
学位
健全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有效治理跨界水污染,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环太湖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的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城市改造拆迁逐渐凸现为当前的一项社会公共问题。本文着重从城市改造拆迁的实践过程来权衡与考量其引发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和可能的
本论文研究对象为客家公太神。主要遵循民俗学科的学术要求,把梅州五华县安流镇公太神信仰田野调查作为研究基点,辅以粤闽赣客家地区公太神信仰的田野资料,采取多学科多角度
学位
在一切现代国家里政治权力的行使和运用一般都是通过政党来实现的,政党在政治结构中居于主导位置,在政治生活中具有决定作用。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其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