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水污染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以太湖治理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5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全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有效治理跨界水污染,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环太湖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健全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有效治理跨界水污染,是其继续稳步发展的助推器。太湖跨界水污染是我国目前跨界水污染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究其原因,太湖跨界水污染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地方本位主义与单一的“行政区行政”模式共同作用下的经济社会畸形发展的产物。 这种跨界水污染凸显出的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区管理体制间的矛盾,这就必然要求我们通过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区域地方政府合作机制,依靠政府间的合作积极推动区域跨界水污染的治理。而环太湖地区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是停留在地方领导人之间的不定期互动、各种会议制度与单项合作机制和组织上。本文以太湖跨界水污染问题为个案,首先考察了跨界水污染问题的形成及成因。接着分析了太湖跨界水污染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的现状及其困境,本文认为环太湖省、市政府合作困境主要在于行政体制的分割性、制度环境缺失及其协调合作组织缺位。最后本文提出了健全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有效治理太湖跨界水污染的若干思考。
其他文献
传统公民身份具有深刻的性别歧视含义,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内在于传统公民身份的理论结构中,公共领域主要是男性的活动领域,与女性无关。本文通过对传统公民身份理论的
学位
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因素有很多,土地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土地是人类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社会财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土地对于以耕地为生的农
仲裁制度是现代社会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重要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仲裁制度逐渐地发展壮大,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渐渐地暴露出其先天不足的诸多弱
学位
石大夫是鲁中山区村落庙宇中所供奉的地方性神灵,据目前资料所知石大夫信仰肇始于明代,兴盛于明清之际,恢复发展于当今。鲁中山区有着所谓“石大夫”治病的灵石传说,并形成一种建
学位
自1945年印尼独立到当前的改革时代,印尼华人社团在促进印尼与中国关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8年印尼改革运动的兴起鼓舞了印尼华人社会,为争取华人权益,印尼华社
学位
学位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由以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外延型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