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想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要具备迅速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和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不仅是当前学科教学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当今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能力目标之一。本文旨在针对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深入理解信息素养及信息鉴别能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对部分从事初中生物教育的工作者和学生进行信息鉴别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学生学情和教师在教情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再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提出培养学生信息鉴别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即利用教材栏目资料教授信息鉴别方法,利用第二课堂积累信息鉴别知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开展STS教育。最后,以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初一年级部两个班为实验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信息鉴别的方法和策略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尝试设计出评价学生信息鉴别能力的量表并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其结论为:信息鉴别能力发展同时受相关性判别、一致性判别、时效性判别和适用性判别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培养后学生信息鉴别素养得到良好转变,实证研究测评结果有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