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工业化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信息化的内涵及意义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二,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第三,企业信息化是实现我国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催化剂。第五,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二、吉林市工业化、信息化的现状及分析 (一)吉林市工业化率评价 吉林市的工业化发展轨迹与东北其他城市的变化基本一致,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主要依托国家政策拉动和布局导向。国际通行的衡量是否完成工业化3个最主要的结构性指标,<WP=58>即: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低于15%,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低于20%,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到60%以上。 (二)吉林市的信息化率评价 信息化率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这个国家或地区基本进入现代化。 (三)企业信息化现状 吉林市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看,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还仅仅处于初始起步阶段。三、以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条件和可行性分析我市经过5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综合看,已经具备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条件。 (一)五十年的工业发展和工业化的成果,为我们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信息服务网络日趋完善,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完善的物质基础。 (三)企业制度创新是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最大动力。 <WP=59> (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利环境初步形成。 四、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思路 (二)主要任务 1、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大力推广和普及电子商务。 3、鼓励和扶持发展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 4、抓好信息技术及产业化发展。 5、加快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 6、大力推进信息社会化。 五、构筑推动吉林市新型工业化的法律、政策支撑体系 总的方针政策是:前瞻求实,统筹协调,体制创新,市场引导。 1、统一规划和协调。 2、加强领导,积极实施一把手工程。 3、加快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为信息化规范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WP=60> 4、坚持政府推动,立场引导的方向,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5、重视招商引“智”,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人才保障。6、抓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进信息化的发展。 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已成为东北地区地级市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必然选择,这些城市要紧紧抓住振兴老北老工业基地的难得机遇,勇立潮头,蓄势后发,努力扩大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加速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紧密结合,使信息化成为推动工业化的加速器,变“数字鸿沟”为“数字财富”。我们有理由相信, 信息化建设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中的不断推进与渗透,我们将进一步走实新型工业道路,形成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