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G高速移动通信自适应传输理论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移动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长,超5代(Beyond 5th Generation, B5G)移动通信将提供超高频谱利用率和传输速率、超可靠且低时延通信和大规模物联网通信系统。同时,B5G移动通信系统还将具备充分的灵活性以及网络自感知、自调整等智能化能力。B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密集网络、毫米波接入、新型波形复用、信道编译码与机器学习等。本文以高数据速率为目标,对B5G高速移动通信自适应传输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一、研究了多用户网络多载波系统的自适应调制和功率分配理论方法。主要工作包括:1)为了最大化数据速率,对每个用户子带内的子载波实现自适应调制,设计出在满足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 BER)约束下的正交幅度调制的调制阶数;2)在满足传输功率约束的条件下,结合调制阶数,设计了每个子载波的功率分配方案;3)给出了关于载波频偏对信干噪比影响的公式推导和理论分析,证明了不同的载波频偏将对相邻用户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从而导致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 UFMC)系统的性能下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调制和功率分配算法可以在最大化数据速率的情况下满足BER性能要求,并且,载波频偏干扰的仿真结果也和理论分析结论相印证。
  二、研究了存在载波频偏多用户新波形UFMC系统的自适应滤波器设计问题。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基于加权切比雪夫近似的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的自适应滤波器方案;2)根据不同用户的带宽和相邻用户之间的保护间隔,设计了该滤波器的通带和阻带参数;3)滤波器的阻带纹波是滤波器的主要参数,在满足目标BER约束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载波频偏状况进行自适应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载波频偏干扰导致BER性能下降,而提出的自适应滤波方案可以显著消除载波频偏干扰,达到预期的BER性能。此外,与传统的固定长度滤波器相比,该自适应滤波算法具有较短的滤波器长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速率。
  三、研究了混合结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波束域自适应传输方案。主要工作包括:1)利用混合结构中有限的射频链路,设计了一种简单且自适应选择的二维到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 DOA)估计方法;2)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高精度信道估计方法,信道信息包含DOA估计得到的波束导向矢量和低开销导频估计得到的波束增益;3)基于估计的波束信息,设计了模拟预编码器和合成器,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多波束间功率分配的最优解,以实现数据速率的最大化;4)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波束管理方案,能够自适应地快速确定最优波束对,该方案有效降低了波束选择和波束接入的时间成本。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波束域信号处理方案具有较低复杂度和较高精确度,同时能够获得更高的数据速率。
  四、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通信系统的自适应理论,包括高速率传输和性能分析。主要工作包括:1)考虑均方误差约束,设计了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向量的传输方法,使不同信道条件下的数据速率最大化;2)提出了一种新的广义数据表示(Generalized Data Representation, GDR)方案来提高基于深度学习通信系统的数据速率;3)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通信系统中训练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的影响和均方误差性能。数值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独热向量方案相比,当所提方案和传统方案具备有竞争力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 BLER)时,所提方案具有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低的训练复杂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高训练SNR和训练SNR集合都有利于在不同信道条件下获得较好BLER性能。
其他文献
为了给快速增长的网络设备提供无处不在的连接并且改善服务质量,无人机(UAV, Unmanned Aerial Vehicle)辅助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一方面,无人机较高的飞行高度提高了无人机与地面设备建立视线(LoS, Line-of-Sight)链路的概率,这将带来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等性能提升。另一方面,无人机的移动性便于其根据动态网络部署灵活地调整自身位置,从而获得网络性能的优
工业物联网能够有效提升工业生产效率,近些年受到研究人员与工程师的广泛关注。工业物联网的实现对于通信系统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包括:高可靠性,低延时性和高安全性。传统的工业场景利用有线电缆连接各工业设备,能够满足工业物联网对于通信系统的严格要求。但是无线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是工业物联网发展的趋势,能够带来诸多益处:成本较低,长期稳定性高和适用于有线电缆难以连接的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技术给工业物联网系统
学位
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5G)已经进入商用阶段,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因此成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新型无线通信场景的不断涌现和终端设备的海量接入,移动数据流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MIMO接收机遇到了信道
学位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用户终端数量急剧增加,移动业务需求不断增长,这对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传输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传输在基站侧配置大规模天线阵列,可以有效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和传输能效,是当前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性能依赖于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然而实际系统中存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困
学位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需求的持续发展,无线通信的速率需求和终端连接数需求呈现指数增长。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技术因其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功率效率、频谱效率、速率容量以及用户终端容量,成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本文针对大规模MIMO随机型接入场景,研究了大规模MIMO随机型接入系统中码本调度和多用户检测技术。  首先,针对信号
学位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随着5G的商业部署,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业已展开。6G的研究亟需突破性的创新技术来应对硬件成本、系统能耗、频谱效率等多方面提出的新挑战。可编程超表面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造电磁表面,因其可以实现独特的电磁物理特性,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超材料和微电机系统的发展,可编程超表面通过外部信号控制,能够对电磁波的幅度、相位等电磁参数进行实时操控;同时,通过编码调控的方式可
学位
由于高频宽带等优点,毫米波频段在5G移动通信和雷达等应用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近年来CMOS工艺的发展,其在集成度、成本和功耗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未来,采用CMOS工艺实现全集成无线通信、雷达系统是一种发展趋势。作为无线收发机的重要模块,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对实现全集成收发机至关重要,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性能。因此,本文面向毫米波通信及雷达应用,基于CMOS工艺,重点研究毫米波锁相环频率合成器
作为移动通信的空口技术方案之一,联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LDPC-BICM,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d 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系统凭借强大的纠错能力、逼近香农限的传输性能以及高效灵活的方案实现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目前,LDPC-BICM亟待解决几种典型应用场景带来的严峻挑战,诸如异构系统的脉冲干扰、模拟前端
学位
随着近几年道路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各类交通违章行为的频发给交通监管机构带了巨大的压力。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行为视频系统可以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有效的监管路况,对不同的违章行为及时反馈上传,达到提高监管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目的。本文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识别、车辆违章及其他车辆行为的判定等核心功能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完成系统实现。  本文研究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行为视频识别系统是基于监控球机返
学位
与传统的存储转发模式不同,通过允许中间节点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合并,网络编码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带宽效率、增加网络的吞吐量、降低节点的能耗、改善网络的负载均衡以及提高网络的鲁棒性。无线传感器网络具备分布式、拓扑动态变化、节点资源受限等特点。因此,随着网络编码,特别是实用网络编码技术的发展,将其与无线自组织网络结合,从而提高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能效、吞吐量、鲁棒性等性质,具备极高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