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统计信道信息的多小区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方法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用户终端数量急剧增加,移动业务需求不断增长,这对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传输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传输在基站侧配置大规模天线阵列,可以有效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和传输能效,是当前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性能依赖于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然而实际系统中存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困难、开销巨大、系统实现复杂度高等问题。由于统计信道信息变化相对缓慢,相较瞬时信道信息更加容易获取,利用统计信道信息进行大规模MIMO传输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复杂度,并且保持较好的传输性能。为此,本论文研究利用统计信道信息的多小区大规模MIMO无线传输方法。具体地,本论文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
  首先,研究利用统计信道信息的多小区协同大规模MIMO单播传输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存在如下两个特点:1)基站侧仅利用统计信道信息进行发送信号预编码设计,降低系统开销、降低传输设计复杂度;2)小区之间协同工作,即基站获取相邻小区用户终端的统计信道信息,在预编码设计过程中考虑小区间的干扰,从而提升系统传输性能。该部分工作分别以最大化系统单播传输频谱效率和系统单播传输能量效率为准则进行预编码设计。利用大规模MIMO波束域信道统计特性,分别证明了在两种准则下波束域传输的最优性,将对应的单播预编码设计问题简化为波束域功率分配问题。针对最大化频谱效率的波束域功率分配问题,提出基于最小最大(MM, minorization-maximization)算法和确定性等同的序贯优化算法,所提方法复杂度低且能保证收敛。针对最大化能量效率的波束域功率分配问题,采用基于MM算法、Dinkelbach变换和确定性等同的低复杂度序贯优化算法,该算法同样能够保证收敛。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收敛性能,表明所提出的协同单播传输方法相较于传统单小区传输方法有较高的性能增益。
  其次,研究利用统计信道信息的多小区协同大规模MIMO多播传输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仅利用统计信道信息,并且在预编码设计过程中考虑小区间多播信号干扰。本部分首先以最大化系统多播传输频谱效率为准则对基站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设计,利用大规模MIMO波束域信道统计特性证明该场景下波束域传输的最优性,将预编码设计问题简化为波束域功率分配问题。其次,采用MM算法进行求解得到问题的局部最优解,同时利用确定性等同降低优化过程中的运算复杂度。然后以最大化系统多播传输能量效率为准则进行预编码设计,同样证明该准则下的波束域传输最优性,将预编码设计问题简化为波束域功率分配问题。利用MM算法、Dinkelbach变换和确定性等同,设计出能够收敛到原优化问题局部最优解的低复杂度序贯优化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两种优化准则下的多小区协同多播传输方法的性能。
  最后,针对毫米波/太赫兹频段多小区大规模MIMO传输过程中常见的用户终端移动性支持和信道遮挡问题,研究利用统计信道信息的毫米波/太赫兹网络大规模MIMO传输方法。该部分首先针对多小区毫米波/太赫兹信道进行建模,为缓解毫米波/太赫兹频段的信道遮挡效应,将多个小区组合成一个传输网络,各个基站获取传输网络内各用户的统计信道信息,并且可以向网络内的所有用户传输信号。接着考虑到毫米波/太赫兹频段传输特性,提出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利用逐波束同步缓解信道的多普勒扩展和时延扩展,解决移动性支持问题。进而基于逐波束同步方法建立相应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基站侧仅利用统计信道信息的网络大规模MIMO下行预编码设计问题。利用大规模MIMO波束域信道统计特性证明了该传输场景的波束域传输最优性,同时揭示了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同基站可以单独给相同用户发送信号。据此,发送信号预编码设计问题被简化为波束域功率分配问题。对于该功率分配问题。通过利用序贯优化算法和确定性等同理论,设计出了能够确保收敛到局部最优解的网络波束域功率分配算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利用统计信道信息的网络大规模MIMO传输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信道遮挡效应,增强对于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通信用户终端移动性的支持,从而提升系统传输和速率。
其他文献
2008 年,Ar?kan 教授提出极化码 (Polar code) 的编码和译码方式,证明了对于二进制离散无记忆信道,这种全新的编码方式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然而,随着新兴的物联网(IoT)技术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极化码译码器译码效率的要求快速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译码器硬件复杂度的增加,这使得设计者们必须不断地在译码性能和硬件复杂度之间寻求平衡。  首先,我们将近似计算技术引入极化码的BP译码器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数据业务和无线应用急剧增长,传统的频谱资源日益紧缺,可见光通信(VLC,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作为射频通信的一种重要补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室内可见光通信可以利用泛在的发光二极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同时实现照明与通信,具有频段与射频不冲突且无须授权、节能环保、保密性好等优点。尽管可见光通信具有潜在的巨大带宽,LE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移动应用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应运而生。作为5G的关键技术,多天线技术和毫米波通信技术是当今5G研究中的两大热点。多天线技术通过波束成形可以有效补偿毫米波信号的严重传输损耗,而波长较短的毫米波有利于大规模天线阵列的集成化,两者结合可以带来大带宽、高频谱效率、高
学位
极化码是一种可以逼近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方法,并被用于5G增强移动带宽控制信道的差错控制。极化码通过计算信道转移概率,区分出信道容量趋近于1与0的信道,分别用比特位和冻结位,使得编码数据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本文主要围绕极化码的译码问题,分别对Polar码的SCL译码算法、BP译码算法进行了改进,还尝试用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方法来实现Polar码的译码。主要工作如下:  一、针对传统的SCL算法,提出了自
学位
高数据速率服务的爆炸性需求对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分布式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被视为解决这项挑战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了广泛研究。分布式大规模MIMO系统结合了大规模MIMO和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优势,可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能量效率以及系统的覆盖率等。然而,由于硬件成本以及系统功率消耗的限制,实际系统中可能配置价格低廉但是性
学位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将更加注重物与物之间的通信,而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场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5G, 5th Generation)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能够给海量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满足未来的物联网通信需求。而面临着mMTC场景内终端设备数量巨大、数据包短小频繁等特点,传统的多址接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通信需求。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依靠其成本低廉、操作便捷、机动性强和易于生产的优势将应用领域拓展到军事、农业、物流、摄影、测绘和救灾等各行各业。为适应无人机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无人机通信系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本文对无人机多路并行传输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通信距离远、抗干扰性能强和数据准确率高等优势的无人机多路并行传输系统。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  1. 根据无人机多路
学位
为了给快速增长的网络设备提供无处不在的连接并且改善服务质量,无人机(UAV, Unmanned Aerial Vehicle)辅助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一方面,无人机较高的飞行高度提高了无人机与地面设备建立视线(LoS, Line-of-Sight)链路的概率,这将带来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等性能提升。另一方面,无人机的移动性便于其根据动态网络部署灵活地调整自身位置,从而获得网络性能的优
工业物联网能够有效提升工业生产效率,近些年受到研究人员与工程师的广泛关注。工业物联网的实现对于通信系统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包括:高可靠性,低延时性和高安全性。传统的工业场景利用有线电缆连接各工业设备,能够满足工业物联网对于通信系统的严格要求。但是无线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是工业物联网发展的趋势,能够带来诸多益处:成本较低,长期稳定性高和适用于有线电缆难以连接的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技术给工业物联网系统
学位
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5G)已经进入商用阶段,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因此成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新型无线通信场景的不断涌现和终端设备的海量接入,移动数据流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MIMO接收机遇到了信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