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含钢率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受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n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城市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循环利用,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因此再生混凝土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现状,国内外已做了很多研究,相关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配合比,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工程实际中是可行的,也出现了很多利用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实例。但对于将型钢与再生混凝土结合而形成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力学试验研究还很少,也没有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系统概念,为了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本课题通过:1、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再生混凝土与型钢协同作用的试验缩尺模型,根据现有条件计算出合理的配合比。2、在基于材料,截面形式和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状况及评定的基础上,在实验室加载条件下,分别考虑不同的含钢率以及偏心距,对再生混凝土型钢柱出现裂缝的时间、裂缝的发展情况、构件破坏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总结。3、根据实验数据,对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构件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对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延性、刚度、以及应力-应变关系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理论研究。4、考虑不同含钢率的选取和柱的偏心值对再生混凝土型钢柱的影响,与原生混凝土型钢柱做对比分析。通过研究结果讨论并提出合理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出以下结论:1、提出了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受压承载性能与试验现象和普通型钢混凝土构件相似。2、随着含钢率的增加,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随之提高;在含钢率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偏心率的增大,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随之减小,降低幅度明显,且混凝土与型钢之间的粘结滑移随偏心距增大而提早出现。3、型钢再生混凝土柱(SRRC)的N-M曲线与普通混凝土柱相类似,含钢率小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包络线位于含钢率大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包络线之内,且无论是轴压还是偏压,含钢率大的柱子要比含钢率小的柱子承载力大,刚度好,抗弯能力好。小偏心时,试件的抗弯能力随着轴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大偏心时,试件的抗弯承载力随轴向荷载的增大而减小;界限破坏时,试件的抗弯承载力达到最大值。4、参考有关规范,提出了合理的基于型钢再生混凝土强度折减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其他文献
土石坝在我国分布面积大、数量多,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其本身又是灾害源,一旦发生地震破坏,轻则出现裂缝、渗漏等破坏现象,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重则发生滑坡等严
抽柱托换加固改造是人们在对现有建筑物提出新的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改造加固技术。而增大截面预应力加固技术作为一种结合了增大截面加固法和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日趋成熟,高层钢结构建筑不断涌现,支撑在高层建筑的运用也日趋广泛。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致力于框架-支撑体系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很多成果,但是许多值得
随着近几十年交通运输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重心将由新建向养护维修转型,在今后更长的一段时间,将会有许多在役桥梁因各种原因退出正常工作状态,需要维修加固或者拆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由混凝土、普通钢筋、型钢、预应力钢绞线构成的新型组合结构,具有承载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因此通常被用于大跨、重载及高层、超高
钢结构损伤识别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在土木工程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适应工程实际需要的各学科交叉的的新兴综合学科。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大型钢结构工程的损伤识别技术,并将研究成
近年来随着土木工程行业和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废弃混凝土和废旧轮胎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资源、环境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各国的关注热点。如何处理废弃混凝土和废旧汽车轮胎已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间结构,尤其是大跨度高性能空间结构被人们所青睐,各类大型体育馆、会议中心和展厅、飞机库、
随着近年来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无砟轨道在高速铁路中的广泛应用,对线下工程的沉降及变形要求越来越严格(工后沉降一般不大于15mm)。尤其是当高速铁路经过软土等不良地
灌注桩基础具有沉降变形小、承载力高、性状稳定等优点,在现代基础结构形式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受施工工艺、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和现场土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灌注桩桩身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