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城市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循环利用,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因此再生混凝土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现状,国内外已做了很多研究,相关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配合比,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工程实际中是可行的,也出现了很多利用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实例。但对于将型钢与再生混凝土结合而形成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力学试验研究还很少,也没有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系统概念,为了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本课题通过:1、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再生混凝土与型钢协同作用的试验缩尺模型,根据现有条件计算出合理的配合比。2、在基于材料,截面形式和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状况及评定的基础上,在实验室加载条件下,分别考虑不同的含钢率以及偏心距,对再生混凝土型钢柱出现裂缝的时间、裂缝的发展情况、构件破坏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总结。3、根据实验数据,对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构件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对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延性、刚度、以及应力-应变关系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理论研究。4、考虑不同含钢率的选取和柱的偏心值对再生混凝土型钢柱的影响,与原生混凝土型钢柱做对比分析。通过研究结果讨论并提出合理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出以下结论:1、提出了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受压承载性能与试验现象和普通型钢混凝土构件相似。2、随着含钢率的增加,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随之提高;在含钢率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偏心率的增大,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随之减小,降低幅度明显,且混凝土与型钢之间的粘结滑移随偏心距增大而提早出现。3、型钢再生混凝土柱(SRRC)的N-M曲线与普通混凝土柱相类似,含钢率小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包络线位于含钢率大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包络线之内,且无论是轴压还是偏压,含钢率大的柱子要比含钢率小的柱子承载力大,刚度好,抗弯能力好。小偏心时,试件的抗弯能力随着轴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大偏心时,试件的抗弯承载力随轴向荷载的增大而减小;界限破坏时,试件的抗弯承载力达到最大值。4、参考有关规范,提出了合理的基于型钢再生混凝土强度折减的承载力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