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柱托换工程中增大截面预应力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o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抽柱托换加固改造是人们在对现有建筑物提出新的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改造加固技术。而增大截面预应力加固技术作为一种结合了增大截面加固法和外加预应力加固法的综合加固技术,在抽柱托换工程中已被提及与运用。该加固方法在遵循先加固后改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增大截面加固法与外加预应力加固法的优势,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加固效果。但国内对这种加固方法的试验研究却很少,因此对增大截面预应力加固技术无论从设计还是施工方面展开试验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设计2根试验原梁并采用增大截面预应力加固技术对其进行加固,并在加固完成后进行抽柱试验与单调静力加载试验。通过对试验过程中现象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得出通过合理的设计,采用增大截面预应力加固技术对试验原梁进行加固在抽柱托换过程中取得了理想的加固效果;并且通过对静力加载试验的分析,得出近似可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理论进行加固设计。上述试验结论可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对某抽柱改造工程实例进行静力分析,根据不同工况建立抽柱加固前后不同的实体模型,并对不同工况下的实体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对比得出采用增大截面预应力加固技术进行抽柱加固改造前后,加固构件内力变化较小且未对结构整体产生不利影响;分析结果也表明采用增大截面预应力加固技术能有效地控制被加固受弯构件的竖向变形。因此,采用增大截面预应力加固技术不仅可以解决被加固构件抽柱后承载力需大幅提高的问题,也可有效地控制被加固受弯构件抽柱处竖向变形的发展,对今后的抽柱托换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试验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增大截面预应力加固技术作了相应的总结,不仅得出了一些结论,也对今后类似加固设计与施工环节提出了建议。同时指出本试验课题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及今后需完善的工作。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一系列爆炸事故和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日常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宁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些爆炸事故不仅在局部范围内对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更有可
实际工程中,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和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对这些受损伤结构进行检测以及根据检测结果对结构进行性能评估,已成为土木工程学科非常关注的焦点。本文依托国家
随着海岛开发的加速进行,海岛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由于海岛缺少配制混凝土所需的普通碎石和拌养淡水,珊瑚碎屑和海水则成为我国海岛这个特殊环境下混凝土配合料的重要来源。本
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水的长期作用密切有关。岩体受到水溶液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后,内部微裂隙及孔洞逐渐增多,强度降低,导致工程失稳。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具有十分重
地震在中国发生非常频繁,其对建筑物的损害也是非常严重。而门式刚架结构是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被应用在各种建筑形式中,不等高门式刚架结构是门式刚架结构中常
学位
强震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岩土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一些学者采用传统的极限平衡法所得出的中值安全系数无法体现边坡实际工程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城市绿地被不透水面所取代。这种现象造成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改变了城市水文循环特性。同时,不透水地表的高径流系数使得雨水汇流速度大大提高,使
以给水管道内壁上管垢各组成部分形成的动力学研究为基础,首次建立了管道内悬浮物沉积模型、管道内壁腐蚀模型及微生物膜生长模型,并将三个模型叠加成为管垢生长模型;分析了管垢
土石坝在我国分布面积大、数量多,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其本身又是灾害源,一旦发生地震破坏,轻则出现裂缝、渗漏等破坏现象,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重则发生滑坡等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