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m跨单层网壳强震下结构动力特性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Jesses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间结构,尤其是大跨度高性能空间结构被人们所青睐,各类大型体育馆、会议中心和展厅、飞机库、厂房和仓库甚至钢拱桥如春后竹笋般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建筑不仅在性能上要求高,造型上也很独特。空间网格结构在大跨度空间结构领域应用广泛,这类建筑一旦在强震条件下发生失效,往往会导致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空间网格结构在强震下的失效模式及机理的研究是目前空间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对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时,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是预测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的基础。本文对单层球面网壳这种典型的空间网格结构进行了强震条件下的结构动力失效全过程的仿真计算。鉴于此,本文以跨度60m矢跨比为0.2的单层球面网壳(凯威特型)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以8度小震的抗震设防水平对结构进行了初始设计,并研究其在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变形形状以及失效形态。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结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描述地震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和结构抗震性能的重大意义,分析国内外结构的动力响应理论的研究现状。(2)应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对某工程跨度60m矢跨比为0.2的单层球面网壳进行反应谱设计,分析起模态特性。(3)选用三条地震波,每条波分别沿网壳的X向、Z向和X+0.85Y+0.65Z向输入,对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4)用两种方式对模型进行了优化。一种方式是增加了支座数量,另一种是加大了支座处的杆件截面,选择地震波LWD波以X+0.85Y+0.65Z方式输入,对网壳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主要得出的结论:(1)空间结构振型的特点为,频率密集度很大。且本文采用的单层网壳关于原点对称,相邻的频率数值相等。结构出现了明显的空间振型特点。(2)单层网壳结构在即将破坏时,出现塑性铰的杆件大多都是在与支座相连杆件。在地震波作用下,随着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增加,当达到某一峰值时,结构位移呈平缓的非线形增加,没有出现大的突变,说明结构发生强度破坏。在三种不同的地震波作用下,沿结构Z向输入地震波的临界加速度总是小于沿结构X向输入的,可以看出对结构破坏起控制作用的是Z向地震。(3)用同一种地震波对结构进入作用时,其出现塑性铰的加速度峰值和破坏临界加速度峰值相关比较大,说明结构在进入塑性阶段后,还有比较大的耗能能力。(4)按照两种方法优化后,破坏前一刻结构出现塑性铰的杆件数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且出现塑性铰的杆件集中于跨度1/4处。同时,相比较调整前,结构耗能能力与变形能力都有所改善。
其他文献
强震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岩土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一些学者采用传统的极限平衡法所得出的中值安全系数无法体现边坡实际工程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城市绿地被不透水面所取代。这种现象造成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改变了城市水文循环特性。同时,不透水地表的高径流系数使得雨水汇流速度大大提高,使
以给水管道内壁上管垢各组成部分形成的动力学研究为基础,首次建立了管道内悬浮物沉积模型、管道内壁腐蚀模型及微生物膜生长模型,并将三个模型叠加成为管垢生长模型;分析了管垢
土石坝在我国分布面积大、数量多,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其本身又是灾害源,一旦发生地震破坏,轻则出现裂缝、渗漏等破坏现象,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重则发生滑坡等严
抽柱托换加固改造是人们在对现有建筑物提出新的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改造加固技术。而增大截面预应力加固技术作为一种结合了增大截面加固法和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日趋成熟,高层钢结构建筑不断涌现,支撑在高层建筑的运用也日趋广泛。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致力于框架-支撑体系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很多成果,但是许多值得
随着近几十年交通运输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重心将由新建向养护维修转型,在今后更长的一段时间,将会有许多在役桥梁因各种原因退出正常工作状态,需要维修加固或者拆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由混凝土、普通钢筋、型钢、预应力钢绞线构成的新型组合结构,具有承载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因此通常被用于大跨、重载及高层、超高
钢结构损伤识别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在土木工程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适应工程实际需要的各学科交叉的的新兴综合学科。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大型钢结构工程的损伤识别技术,并将研究成
近年来随着土木工程行业和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废弃混凝土和废旧轮胎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资源、环境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各国的关注热点。如何处理废弃混凝土和废旧汽车轮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