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藏汉族人群血脂水平与VitD水平关系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dx_com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脂异常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因素,维生素D缺乏与血脂代谢异常存在一定关系;本研究通过观察高原地区藏、汉族人群血脂水平以及维生素D浓度差异的临床意义,以期为高原地区开展心血管疾病预防方式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自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海拔3300m地区收集藏、汉族人群301名常住成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测定生化血脂各项指标以及人血清维生素D浓度。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各体格检查以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1.高原地区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藏族维生素D缺乏率为77.3%(男性70.3%、女性83.75%);汉族维生素D缺乏率为61.9%(男性54.05%、女性69.7%);2.根据性别、种族分组,女性组汉族维生素D水平高于藏族(16.88 vs 13.99,P=0.014);汉族TC、TG、LDL-C低于藏族(P<0.05);而HDL-C高于藏族(P=0.016)。男性组汉族维生素D水平高于藏族(16.82 vs 16.24,P=0.032);汉族TC、TG、LDL-C低于藏族(P<0.05),而HDL-C显著高于藏族(P<0.05);3.维生素D缺乏组藏族TC、TG、LDL-C均显著高于汉族(P<0.05);而HDL-C显著低于汉族(P<0.05);维生素D不缺乏组藏族TC、TG、LDL-C均显著高于汉族(P<0.05);而HDL-C显著低于汉族(P<0.05);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估性别、血脂(TC、TG、HDL-C、LDL-C)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性别、TC、LDL-C是藏、汉族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且TG是藏族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HDL-C是藏、汉族维生素D缺乏的保护因素。结论:1.本研究提示高原地区藏族维生素D缺乏率为77.3%;汉族维生素D缺乏率为61.9%。2.血脂异常代谢是藏、汉族人群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
其他文献
<正>1引言加上副标题,是为了说明本文的特点:不是一篇成熟的学术论文,只是研究与合作开始时候的一份札记。为避免冗长,使用了简称,因此需释题:"开题",是指国家语委2012年度重
美国梦是美国文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贯穿于美国文学的历史,并且内容丰富,不断变化。众多美国作家对其进行过描述,从而构成了美国文学一道独特的风景,斯坦贝克便是其中的一位。斯
<正>~~
杨树广泛应用于我国平原地区农田林网的营建、荒山荒滩等的造林中,具有生长速度快、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其不仅有着较好的观赏效果,在美化环境、改善土壤条件等方面
本实验对燃气热水器中的燃烧器火排进行火焰特征和稳定性分析。实验研究了一次空气系数、二次空气系数对火焰结构特征、稳定性的影响;助燃孔对火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变负荷
翻转课堂"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这种教学模式适应当今社会信息的爆炸化和碎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课时压力,提高学生兴趣,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国内
高职专业教育中必备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历来是学生害怕、教师苦恼的地方。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特点,针对人文经济管理类学科中必备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复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应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主要方式,实现学生综合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对移动应用服务的需求日渐高涨。文章针对信息门户在信息及时性和互动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和学校内部的资讯及生活服务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现
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水资源极其宝贵,由于水资源短缺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资源的滥采滥用等不利因素严重困扰该区域的发展。以金昌绿洲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