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黄土覆盖层村镇下条带开采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20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地区厚黄土覆盖层条件下地表损害具有它的独特性。长期以来在这一地区广泛地应用条带开采来保护地表建筑物及设施。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应用数值模拟方法预计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确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能否准确预计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的关键问题是选取合适的理论模型、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的确定。本文根据蒲白矿区白水河下条带开采的地表移动观测成果,应用FLAC3D进行反演模拟计算、参数拟合,确定了在蒲白矿区同类采矿地质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理论模型及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条带开采煤柱稳定性分析也是关键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煤柱的稳定性分析集中在静态受力分析上。煤柱受到采动影响后,煤柱强度有所降低,虎克-布朗准则能较为准确的反映煤(岩)体这一行为力学特性。但FLAC3D中没有明确给出虎克-布朗准则的理论计算模型。本文通过推导,给出了莫尔-库仑准则和虎克-布朗准则力学参数之间的换算公式。在利用虎克-布朗准则确定粘结力和摩擦角时,需用到最小主应力,但在计算过程中最小主应力是一个变量,这就用到了FLAC3D内部函数功能,动态提取最小主应力,动态的改变材料属性。另外,煤柱的稳定性也与顶底板的相对移动方向有关。由于受采动的影响顶板有向采空区中心移动的趋势,在煤层和顶板之间形成了剪切力,这种剪切力的直接作用结果是在煤层的上部形成了拉压应力区和中性区;而在煤层的下部,底板和煤柱的相对移动方向与顶板和煤柱的相对移动方向反向,所以在煤柱的下部所形成的拉压应力区和中性区与煤柱上部的拉压应力区和中性区成非对称分布。本文用FLAC3D模拟了西固村镇下条带开采煤柱的动态受力过程,由数值模拟结果判定西固村镇下条带开采,按倾向变条带预确定方案,煤柱具有动态受力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开采系统、覆岩组合系统及地面保护系统是开采地表损害的一个相关的整体系统,特别是覆岩中的关键控制层对于西部厚黄土覆盖层条件下的开采损害更具特殊意义。本文应用FLAC3D简单模拟分析了在西固采矿地质条件下关键层的控制作用。通过对白水河观测成果反演模拟,确定了合适的理论模型及计算参数,应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煤柱的稳定性及全盆地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结合相似材料模拟和影响函数预计,给出了西固村镇下倾向变条带协调开采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完善,极大促进我国综合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便于企业进行人员管理.档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繁杂工作中的一个,其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日渐显现出来,难以负荷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在机械式变速器的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通过加装微控制器MCU控制的自动执行机构来实现换挡的自动化。AMT技术适合我国国情,有着广泛的市场和发展前
近距离上覆煤层开采过程中,下伏煤层应力重新分布,因发生破碎和断裂而产生大量裂隙孔隙。大量解吸瓦斯随着漏风流涌入采空区,对上覆煤层开采构成威胁。本文以贺西煤矿3311工作面
巷道突水是指开采矿层时,在水压和矿压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底板含水层内的地下水突破矿层或含水层间的相对隔水层,沿断层、节理等结构面突然涌入矿井的现象。巷道突水是一种与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矿井瓦斯灾害一直是制约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瓶颈,与瓦斯灾害相应的防治研究也是各高校、研究院所及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