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课间操,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它对加强学生体质,加强学科与集体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诸多积极作用。近几年,很多地区中学课间操已由传统的广播体操模式逐渐转变为其他丰富多样的课间体育活动,深受很多中学生的喜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特色课间操”,使课间操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是,目前茂县地区中学课间操还是以广播体操为主,这使得茂县地区中学学生出现逃避课间操、厌学、反感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茂县地区中学课间操不得不面临改革。羌族特色沙朗舞,是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朗舞作为羌族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以其自身的民族性、地域性、观赏性、创新性、健身性等特点,直观地表达了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内涵,将其引入到茂县中学课间操可以丰富课间操内容与形式,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文以茂县中学课间操引入沙朗舞的可行性分析为研究对象,以茂县中学为调查、应用实践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茂县中学老师及学生参与课间操的情况进行调查,对沙朗项目加入中学课间操的可行性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出茂县中学课间操引入沙朗舞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后,得出以下结论:1.从沙朗舞的客观因素分析,能够知道沙朗舞的时长、参与人数、运动强度等情况,知道沙朗舞进入课间操是可行的,从主观因素来说,学生对于课间操内容的需求以及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是沙朗舞进入茂县中学课间操的一个重要契机,这样的时机不容错过。2.当地政府和学校相关领导及多数体育老师都支持将沙朗舞引入学校的课间操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此也持有支持的态度;将羌族沙朗舞项目引入到茂县中学课间操,为进一步丰富各中学的课间操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帮助。3.参加过沙朗舞活动的学生数量少,能够进行沙朗舞专业指导的体育教师人数少;体育教师主要通过网络、新闻、报纸等方式了解沙朗舞;当地的有关部门和校领导对沙朗舞的宣传推广力度比较低。可以通过将沙朗舞引入中学课间操,改变沙朗舞专业教师人才短缺和学生参加沙朗舞数量少的问题。4.沙朗舞由于其健身健美、调节身心的价值,适合中学生进行课间锻炼,将其纳入到茂县中学课间操,可以丰富中学课间操的活动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间操活动兴趣,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以及提高中学生对沙朗文化的掌握程度,沙朗舞对提高中学生的课间活动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5.超过半数的学生对于当前的课间操活动内容持不满态度,沙朗舞进入中学课间操是可行且必要的。6.羌族沙朗舞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一项民间舞蹈,其产生和发展历程决定了其对场地的要求不高,而且容易得到人们的情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