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级超结构的联合循环蒸汽底循环系统优化设计

来源 :辽宁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xyqz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底循环回收顶循环烟气余热发电,底循环系统的优化设计对联合循环性能有重要影响。底循环系统中,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两个过程组合集成了整个循环系统,而每个过程又是由一个或者多个具体的部作组成,如循环系统中利用余热锅炉这一部件回收余热烟气产生不同等级的蒸汽的过程,又可以划分为加热、蒸发、过热等具体的过程单元,而这些具体的过程单元又是通过省煤器、燕发器、过热器等具体的部件来实现的。利用分级超结构MINLP方法对底循环系统结构进行描述,并将其以数学形式表达,可以使模型应用于底循环系统的各种不同过程和部件当中,具有一般通用性。同时,在底循环和余热回收系统进行协同优化时,锅炉排污水和燃机叶片冷却系统的余热回收会涉及到不同的换热匹配以及不同的余热回收方法,这将会对底循环系统的总能效、投资运行成本、综合电耗成本以及全厂热经济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基于分级超结构MINLP方法,提出了双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优化设计通用数学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模型。并在优化设计方案中考虑了烟气分流换热、锅炉排污水余热回收、燃机叶片冷却系统余热回收多种优化方案,解决了底循环系统中换热流程和参数匹配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各受热面之间的操作参数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建模难题。同时,本文还对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和底循环的耦合系统进行了建模和协同优化设计,求解耦合系统的最大年经济收益。结果表明,当双压余热锅炉受热面进行合理的串、并联排布布置时,底循环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全年经济收益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年经济收益较串联排布的双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系统提高了0.167%。此外,燃机叶片冷却系统余热、锅炉排污水余热回收与底循环的耦合系统相比单热源底循环系统,采用无分流结构和有分流结构分别可以使全年运行收益提升1.97%和2.19%。同时,受热面采用串、并联混合排布时,耦合系统的全年经济收益较受热面串联排布耦合系统提高了0.387%。最后,通过对ORC与双压余热锅炉底循环的耦合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优化,并与底循环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较于底循环,ORC耦合系统可以使系统的净发电功率提升3.58%,全年运行收益提升0.16%。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圭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知行观。从毛泽东知行统一观到习近平同志关于知行合一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知行观的科学体系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知行观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知行关系的科学界定;对知行地位的精准把握;对知行合一实践路径的明确阐释。中国共产党知行观的
期刊
普朗铜钼矿为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矿石整体具有较优的可选性,但随着地表塌陷区面积逐渐增大,混入矿石中的细泥显著增加,导致有价金属的回收率和精矿品位明显下降。本论文在保持原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开展浮选试验研究,优化药剂制度,提升精矿品位,提高选矿回收率。矿石性质研究表明,矿石中的主要有价元素为Cu和Mo,其品位分别为0.396%、0.007%。Cu主要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原生硫化铜占总铜量的97.56%
学位
烧结Nd-Fe-B永磁体由于其优异的磁性,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在实际应用中,要求磁体必须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然而,烧结Nd-Fe-B永磁体的耐腐蚀性普遍较差。目前,表面防护工艺是提高烧结Nd-Fe-B永磁体耐腐蚀性最有效的方法,但以电镀为代表的传统表面防护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负担。热渗技术是新型的绿色高效的表面防护手段,在金属合金材料的表面防护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选
学位
天然金红石是生产钛材、氯化法钛白粉的重要原料。我国天然金红石以原生矿为主,嵌布粒度细、品位低,属难选金红石矿。论文对商南金红石矿中金红石及主要非金属矿蛭石、角闪石开展选矿试验研究,旨在选矿回收天然金红石的同时综合回收利用大量的非金属矿,为经济合理利用该金红石资源,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奠定技术基础,对我国天然金红石资源的开发及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
学位
斜板浓密机是斜浅层沉降浓密分级设备的一种,是矿山、冶金、化工、煤炭、电力、环保等多行业进行固液分离的主要设备之一,在选矿厂精矿、尾矿浓缩脱水,中矿浓缩脱泥,洗煤厂煤泥的分级分选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斜板浓密机的沉降板面会形成细粒级物料的粘结和沉积,情况严重时造成斜板沉降通道堵塞,使斜板浓密设备失去应有的效能。因此,研究斜板浓密机板面粘结物料的清除方法及机理,对于提高斜板浓密
学位
传统钕铁硼系稀土永磁材料严重依赖Pr/Nd/Dy/Tb等贵重稀土资源,高效平衡利用廉价的高丰度稀土La/Ce/Y取代Pr/Nd等成为该永磁材料的发展趋势。La/Ce/Y形成的RE2Fe14B相具有相对较低的内禀磁性,调控La/Ce/Y在磁体晶粒和晶界的分布可以有效缓解高丰度元素取代对硬磁主相的稀释效应。一方面,利用多主相技术经元素扩散形成核-壳型晶粒,增强Ce/La Ce晶粒表层硬磁特性以提高磁体
学位
铜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金属材料,然而我国铜资源匮乏,约70%的铜资源依赖进口。湿法炼锌所用锌精矿中常伴生0.09%~1.05%的铜,这部分铜资源的高效回收对提高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现有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液中的铜分离富集困难、回收方法对锌冶炼主系统影响较大等不足之处开展了树脂吸附法分离回收铜的新工艺研究。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进行了D751、D760、D711、D740四种
学位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绿色能源储存器件,由于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显著的优势而备受关注。然而随着人们对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需求越来越高,超级电容器需要不断地提升能量密度,其能量密度(E=1/2CV~2)的提升则取决于比电容的提高和电压窗口的展宽,而电极材料是影响比电容和电压窗口的核心元件之一。赝电容电极材料通常可获得高比电容,而由赝电容电极材料与双电层电极材料组装而成的
学位
钢液中夹杂物会导致钢材制品的质量降低,性能恶化。通道式感应加热技术有利于夹杂物的碰撞长大与去除,并对连铸过程中钢液存在的较大热量损失进行有效的补偿。本研究针对六流双通道T型中间包,以感应加热技术为基础,研究有、无感应加热的状态下,中间包内钢液温度场、流场分布情况及不同工艺参数对夹杂物去除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中间包感应加热去除夹杂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停留时间曲线(RTD曲线)流场分
学位
目的:通过古日布希病(荨麻疹)的蒙医文献研究为皮肤病学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古日布希病(荨麻疹)的蒙医诊疗指南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收集到的文献按时间顺序排列,研究古今医学家对古日布希病(荨麻疹)的认识。运用文献学方法就古日布希病概念、病因、病机、分型、症状、治疗、防治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利用数据统计病因、症状、治疗的频次和频率分析方法,探究古日布希病(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