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炼锌溶液中Cu2+的吸附机理及行为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l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金属材料,然而我国铜资源匮乏,约70%的铜资源依赖进口。湿法炼锌所用锌精矿中常伴生0.09%~1.05%的铜,这部分铜资源的高效回收对提高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现有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液中的铜分离富集困难、回收方法对锌冶炼主系统影响较大等不足之处开展了树脂吸附法分离回收铜的新工艺研究。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进行了D751、D760、D711、D740四种螯合树脂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四种树脂对Cu2+的平衡吸附量依次为140.4mg/L、137.05mg/L、79.44mg/L、68.45mg/L,其铜锌分离系数的最大值依次为104.5、2.14、2005.78、0.74;为了达到选择性吸附Cu2+的目的,选择D711树脂进行后续研究。D711树脂的表征结果表明:吸附前后树脂的表面形貌由多孔粗糙状过渡至致密平滑状,树脂官能团结构稳定,吸附过程官能团中的N原子参与了反应。(2)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宏观技术参数对D711树脂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溶液酸度、升高初始离子浓度、降低温度、减小树脂加入量有利于增大D711树脂对Cu2+的平衡吸附容量;溶液初始Cu2+浓度为6g/L、初始H2SO4浓度为0.01mol/L、反应温度为25℃、搅拌转速为350r/min、反应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D711树脂对Cu2+的饱和吸附量为83.33mg/g。D711树脂解吸过程中最佳解吸时间为30min,最佳解吸剂为质量分数30%的稀硫酸溶液。(3)D711树脂吸附Cu2+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为异质表面上的多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G(298K)为-10.26k J/mol,焓变?H为-4.913k J/mol,熵变?S为17.92J/(mol·K),吸附为自发、放热、熵增的过程;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为化学吸附,且速率控制步骤为膜扩散控制。(4)通过动态实验研究了宏观技术参数对D711树脂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减小料液流速、增大树脂层的层高有利于提高D711树脂柱的吸附效果。三次循环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Cu2+的吸附率分别为93.13%、84.8%和76.47%,负载Cu2+的树脂柱解吸后Cu2+的最高富集浓度分别为5.74g/L、4.91g/L和4.15g/L。(5)工业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液的D711树脂柱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二级串联吸附后Cu2+的吸附率可达99.50%以上;负载Cu2+的树脂柱解吸后溶液中的Cu2+最高可富集至5.29g/L,为吸附前溶液Cu2+浓度的3.3倍。
其他文献
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深部大型地下工程的开发,都离不开高温环境的影响,对高温后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可以为高温和动荷载耦合作用的深部地下工程设计、灾后安全评估、灾后修复等环节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高温后花岗岩在不同冷却方式下的静力学性能;高温冷却后花岗岩单轴动态冲击和动静组合加载时的动力学性能;高温后岩石微观结构变化和组分变化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高温对花岗岩的表观形态、密度、纵
学位
云南某矿巷道型采场存在局部通风困难及粉尘浓度高的瓶颈问题,解决好通风问题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构建通风模型,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有、无铲运机作业时巷道型采场风流结构、时均特性及紊动特性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铲运机作业时,巷道中部及射流体下方存在涡流,易发生粉尘积聚现象;各方向紊动强度在距离迎头端面10m内分布紊乱,10m后逐渐降低,在出风口前1m
学位
膏体充填是实现矿山固废高效利用及保障深部资源安全回采的重要支撑技术。但由于膏体组成多样、输送环境动态多变,膏体流变行为及流动过程描述困难。通过微细观结构分析、低场核磁共振量化研究,科学、准确地描述膏体跨尺度颗粒群存在形态与水分赋存状态,对实现安全、环保、经济、高效地膏体充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了膏体流变学描述和流变特性影响因素分析。通过膏体组成材料
学位
本文以某铜矿原浅孔留矿法存在回收率低、安全性差以及适应矿体厚度局限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由于该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山的发展,为保证矿山高效的生产,需进行采矿方法优选以及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研究。通过岩石力学室内试验、充填体力学试验、FAHP-CRITIC法以及数值模拟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得知原采矿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了解矿山现阶段的地质条件、开采现状和矿体赋存条件,为
学位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圭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知行观。从毛泽东知行统一观到习近平同志关于知行合一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知行观的科学体系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知行观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知行关系的科学界定;对知行地位的精准把握;对知行合一实践路径的明确阐释。中国共产党知行观的
期刊
普朗铜钼矿为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矿石整体具有较优的可选性,但随着地表塌陷区面积逐渐增大,混入矿石中的细泥显著增加,导致有价金属的回收率和精矿品位明显下降。本论文在保持原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开展浮选试验研究,优化药剂制度,提升精矿品位,提高选矿回收率。矿石性质研究表明,矿石中的主要有价元素为Cu和Mo,其品位分别为0.396%、0.007%。Cu主要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原生硫化铜占总铜量的97.56%
学位
烧结Nd-Fe-B永磁体由于其优异的磁性,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在实际应用中,要求磁体必须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然而,烧结Nd-Fe-B永磁体的耐腐蚀性普遍较差。目前,表面防护工艺是提高烧结Nd-Fe-B永磁体耐腐蚀性最有效的方法,但以电镀为代表的传统表面防护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负担。热渗技术是新型的绿色高效的表面防护手段,在金属合金材料的表面防护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选
学位
天然金红石是生产钛材、氯化法钛白粉的重要原料。我国天然金红石以原生矿为主,嵌布粒度细、品位低,属难选金红石矿。论文对商南金红石矿中金红石及主要非金属矿蛭石、角闪石开展选矿试验研究,旨在选矿回收天然金红石的同时综合回收利用大量的非金属矿,为经济合理利用该金红石资源,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奠定技术基础,对我国天然金红石资源的开发及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
学位
斜板浓密机是斜浅层沉降浓密分级设备的一种,是矿山、冶金、化工、煤炭、电力、环保等多行业进行固液分离的主要设备之一,在选矿厂精矿、尾矿浓缩脱水,中矿浓缩脱泥,洗煤厂煤泥的分级分选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斜板浓密机的沉降板面会形成细粒级物料的粘结和沉积,情况严重时造成斜板沉降通道堵塞,使斜板浓密设备失去应有的效能。因此,研究斜板浓密机板面粘结物料的清除方法及机理,对于提高斜板浓密
学位
传统钕铁硼系稀土永磁材料严重依赖Pr/Nd/Dy/Tb等贵重稀土资源,高效平衡利用廉价的高丰度稀土La/Ce/Y取代Pr/Nd等成为该永磁材料的发展趋势。La/Ce/Y形成的RE2Fe14B相具有相对较低的内禀磁性,调控La/Ce/Y在磁体晶粒和晶界的分布可以有效缓解高丰度元素取代对硬磁主相的稀释效应。一方面,利用多主相技术经元素扩散形成核-壳型晶粒,增强Ce/La Ce晶粒表层硬磁特性以提高磁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