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基础产业。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中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和经济意义非常重大。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然而,近两年来湖南省农业结构矛盾突出,经营方式粗放,耕地缩水严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致使粮食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对湖南省粮食产量进行分析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应用研究,本文将主要篇幅放在湖南省粮食生产状况及产量预测上,首先分析湖南省粮食生产的现状,提出湖南省粮食生产主要面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耕地问题严重、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等问题。然后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模型对湖南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从业人员为影响湖南省粮食产量的三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再接着,根据2000~2010年湖南省粮食产量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模型对湖南省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实证分析,在利用普通GM(l,1)模型预测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运用三种优化处理模型进行预测,得出灰色预测模型适用湖南省粮食产量中长期预测,预测精度比较高,然后比较各种灰色预测模型得出的预测值增长率,联系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选用增长率最缓慢但又比普通GM(l,1)模型预测精度高的滑动平均优化处理模型,求出湖南省粮食产量最终预测值,发现湖南省粮食产量未来呈上升趋势。最后,根据以上的预测研究结果,结合湖南省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发展和稳定湖南省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耕地保护和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政策扶持,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优化农业劳动者结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支撑能力;加强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