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在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mblossom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需求,分析类仪器逐渐朝着集成化、微型化以及便携化发展。目前,分析类仪器的创新升级以微型化为主。1990年,科学家Widmer和Manz首次阐述了微型全分析系统(micrototal analysis system)这一概念,而在之后十几年中,经过科学研究人员锲而不舍的努力,微型全分析系统研究已经发展成为现今全球的尖端技术领域之一。微型全分析系统已经成为分析类化学的独立分支,其中,微流控芯片系统是目前该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微流控芯片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范围已经逐渐扩大至药物学、临床及基础医学、生物学、材料学、组织工程等重要领域,成为上述各领域的核心研究工具之一。现今,癌症精准医疗-“液体活检”逐渐兴起,液态活检主要对人体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及循环肿瘤核酸(ctDNA,microRNA)进行检测分析,对于癌症预防、诊断以及精准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如何有效的从外周血分选提取出CTC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问题。微流控芯片技术成为液态活检技术中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以微流控芯片技术为平台的细胞分选原理主要有两种:1、主动分选——通过外界作用力(如介电电泳力、磁力、电动力等)驱动的分选;2、被动分选——以微结构及层流为基础。
  人类的生命健康正遭受癌症的严重威胁,而肺癌则成为全球最为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肺癌患者前往就医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肺癌的转移是肺癌致死的主要原因,CTC已被证明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循环肿瘤细胞主要来自原发肿瘤或者转移肿瘤,存在于人体外周血。在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具有异质性,在肺癌转移后的肿瘤细胞与原发肿瘤的遗传物质可能已经产生的差异,相关基因的突变导致在治疗方案上需做出不同的调整。故及时的发现肺癌患者CTC并分析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在人体的外周血中,CTC的含量极低,通常每1毫升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个数只有1-100个,而其中正常血液细胞数量为109个。如何在大量的血细胞中精确的分选出CTC,是一个技术难题。
  微流控芯片系统具有微型化,自动化等特点,在CTC分选方面的应用日益发展,不同原理、不同方案下细胞分选的效率、精确率、对细胞的损伤程度,以及细胞形态的影响都有不同的表现。为了尽可能减小分选过程中对CTC的影响,在本研究中采用的微流控芯片主要基于流体力学的物理原理对细胞进行分选。流体力学作为力学的重要分支,其探研的是在不同作用力的共同加持下,流体自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在与固体界壁间具有相对运动的流动规律和相
  互作用,在特定条件下,不同体积的粒子在流体中呈不同的运动状态,而肿瘤细胞普遍大于正常细胞,利用此特性,可以保持CTC原有形态下与其他正常细胞区分开,再对其进行鉴定以及分析,鉴定以细胞形态、免疫荧光和FISH为主。在本研究中,首先对所设计芯片进行优化,在验证其广谱性后,收集了大量肺癌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分析,以验证该微流控芯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微流控芯片以玻璃片为基片,采用高分子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cthylslionxan,PDMS)加工雕刻成螺旋流道芯片,通道设计为中央单孔入口,三口出口,通过等离子处理将芯片与玻璃基片封合。在该芯片成品制作完成后,我们使用自带绿色荧光的人胃癌肿瘤细胞MGC-803对该芯片及样本注射速度等分选参数方面进行优化。在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实验之后,我们得出了最佳参数,即注射速度参数在1.9ml/min时,该芯片对CTC捕获率可达75.3%,白细胞去除率达99.9%。接下来的实验中,我们以1.9ml/min注射速度参数为基础,验证了该芯片的广谱性。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诸如人乳腺癌,人卵巢癌,肺癌等细胞系进行了分选验证,证实了本研究中使用的微流控芯片对于不同类型肿瘤的捕获率以及白细胞去除率均维持了较高水平。在后续实验中,我们收集了150例肺部疾病患者样本(包括肺部肿瘤以及肺部其他疾病)和30例健康人样本,每个临床样本,收集3-4ml左右外周血血量进行分选测试。在对全部血样分选后我们通过吉姆萨染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以及FISH检测进行鉴定,鉴定标准为当CTC计数≧3个时鉴定为阳性。实验结果发现,在所检测的正常人样本中,假阳性率为0%,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出现一次假阳性,而在上百例肺癌患者样本中,CTC发现率达到65.3%。
  以上大量数据证实,在本研究中设计的微流控芯片能有效的提高对CTC的捕获,其中在对肺癌患者CTC的发现率较高,而且对其他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均能有效捕获。对CTC鉴定采取了吉姆萨染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以及FISH检测的方法,吉姆萨染色主要是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进行鉴定,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利用抗体与肿瘤细胞中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CTC鉴定,联合不同抗体可以提高准确性,FISH技术是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通过探针与目标细胞内基因组中的DNA杂交,检测特异基因序列是否存在及其丰度,由此鉴定是否为CTC。除以上鉴定方法之外,还可对分选出的CTC进行基因检测、单细胞测序、再培养等操作,后续的研究中,计划对捕获的CTC进行单细胞测序以及CTC再培养等实验,初步实验已取得一定成效。因此,该芯片为临床上提供了颇具潜力的方案,对患者的检测,个性化治疗,预后方案等都能够提供可靠,准确的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早期的癌症症状表现不明显,癌变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在个体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所以需要特殊的诊断方法实现对癌症的早期诊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肿瘤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 technology)的分类之一,它是癌症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是导
学位
乳腺癌作为目前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首位,死亡率第二位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尽管对癌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就,实现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仍然是目前的治疗难点。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主要依赖化疗药物,但化疗对身体的毒副作用较大,且肿瘤细胞极易产生耐药性、治疗后易复发、易转移,研发一种新型的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体系迫在眉睫。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发在肿瘤部位迁移的能力,通过CXC
背景: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病理特征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缺失以及神经元内路易小体的形成,导致多巴胺递质的生成减少和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多巴胺的平衡失调。迄今为止,尚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病。细胞替代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治疗帕金森病极有前途的治疗手段,有望临床治愈帕金森病。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导入三个转录因子Sox2,Brn2和Foxa2的方法能将
学位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众多优良特性成为了制备生物分子检测探针的较理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检测领域。但传统纳米材料的合成条件较苛刻,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得到的纳米材料虽结构稳定但大多呈疏水性,无法直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此外,在生物分子检测应用中,目前的纳米探针以单模态检测居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采用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的生物模拟仿生
背景: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一种单正链RNA病毒。2015年在巴西爆发以来,寨卡疫情迅速蔓延到全球多个国家。寨卡病毒感染能造成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中小头畸形是与寨卡病毒相关最严重的先天缺陷。寨卡疫情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迫切需要阐明寨卡病毒的发病机制,加快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目
学位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一种发源于骨髓,能够自发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大颗粒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肝脏和脾脏。在分类上,通常将NK细胞归于固有免疫系统[1]。在功能上,NK细胞则介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具有一定的记忆性[2]。NK细胞无MHC限制性,不需抗原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是机体抗感染、防止细胞恶性转化、清除异己成分的第一道防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帕金森病的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非自主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
学位
心脏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是生命的主要杀手。近年来我国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爆发式增长。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多种心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与心脏疾病相关的非编码RNA数据也日益增多。目前这类数据主要分散在文献和多个数据库中,亟待整合与分类并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以便研究者使用这些数据,为其研究工作提供参考。鉴于此,本文利用文本挖掘及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非编码RNA与心
学位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手术治疗中,选择保乳手术、肿瘤整形术和乳房重建术的案例越来越多,选择这些术式是为了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术后美容效果。国内外现有的主观和客观美容评价标准很多,标准之间采用的主客观评价指标各有不同,但通常采用两维照片进行评价。由于3D扫描技术能更真实地反映乳房的形态,近年来已经开始用于美容整形效果评价。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主客观方
学位
磁力治疗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肿瘤物理治疗手段。如何提高力学作用效率和生物利用效率是磁力治疗的难题。磁性材料是磁力治疗的基石,高治疗效率要求磁性粒子所产生的磁力要达到pN级别,而所需的材料的粒径需要达到微米级别,不利于其在生物体内的输送和降解。与此同时,多级生物屏障的存在以及肿瘤的异质性、耐受性等难题,导致癌症像一道天堑横亘在人类的健康道路上。线粒体作为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参与了细胞内众多重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