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相关非编码RNA数据库构建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是生命的主要杀手。近年来我国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爆发式增长。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多种心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与心脏疾病相关的非编码RNA数据也日益增多。目前这类数据主要分散在文献和多个数据库中,亟待整合与分类并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以便研究者使用这些数据,为其研究工作提供参考。鉴于此,本文利用文本挖掘及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非编码RNA与心脏疾病两者之间的联系并构建了相应的心脏疾病相关非编码RNA数据库。
  构建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1)利用关键词进行PubMed文献搜索和筛选,得到的1904篇相关文献;(2)3个生物信息数据库:人类微小RNA及疾病数据库(HMDD)、微小RNA与疾病数据库(miR2disease)和长链非编码RNA与疾病数据库(lncRNAdisease);(3)5套心脏组织的RNA-Seq高通量测序数据。通过对1904篇文献进行人工甄选、3个数据库中的心脏疾病与非编码RNA关系的提取和5套高通量数据进行重注释和预测分析,最终得到了涉及6个物种的2304条心脏疾病-非编码RNA(HD-ncRNA)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衡量这些关系的可靠性,我们对2304个HD-ncRNA关系进行分级:来源于文献、HMDD、miR2disease及lncRNAdisease且由实验证据支撑的HD-ncRNA关系,被定义为“直接证据”;来源于lncRNAdisease及高通量数据集仅由高通量方法证明的HD-ncRNA关系,被定义为“高通量支撑关系”;通过对高通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得到的潜在HD-ncRNA关系,被定义为“预测关系”。
  心脏疾病相关非编码数据包含丰富的功能:(1)浏览和搜索查询功能;(2)部分非编码RNA基因组定位可视化;(3)lncRNA临近基因注释;(4)与其他权威数据库相互链接。数据库具有友好的使用界面,为心脏病相关非编码RNA的研究提供一个方便实用的工具。使用者可以通过http://hdncrna.cardiacdev.com访问数据库。
其他文献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致命性的肺间质性肺疾病,因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肺Ⅰ、Ⅱ型上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导致急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修复肺泡上皮细胞功能可以治疗肺疾病。基因治疗被视为治疗IPF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本项目对YY1在肺泡上皮细胞中调控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肺泡Ⅰ型和Ⅱ型上皮细胞中对TGF-β刺激的炎症发生、纤维化形成和上皮细胞间质转
慢性炎症比如关节炎、矽肺、细胞内感染(病毒性感染、结核杆菌感染)、糖尿病、阿茨海默症、脊髓损伤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疾病。炎症因子的持续存在,造成身体内细胞的持续损伤,继而引发组织器官的功能受损,最终导致更严重的疾病甚至癌症。慢性炎症持续时间较长,常常持续数月甚至终生、给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然而,目前对于长期控制炎症的药物研究相对缺乏。IL10是一个理想的免疫抑制剂,能抑制多
目的:研究LigaseⅣ对小鼠生长及成体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进一步了解LigaseⅣ在小鼠神经系统发育中的重要性。  方法:记录野生型(WT)和突变型LigaseⅣY288C纯合子(MU)小鼠的生存情况,绘制小鼠生存曲线;记录小鼠不同生长时期的体质量和脑质量,监测小鼠个体发育和脑发育差异;用Sox2和Nestin免疫染色来检测小鼠侧脑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的数量;用Ki67和Nestin免疫染
学位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早期的癌症症状表现不明显,癌变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在个体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所以需要特殊的诊断方法实现对癌症的早期诊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肿瘤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 technology)的分类之一,它是癌症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是导
学位
乳腺癌作为目前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首位,死亡率第二位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尽管对癌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就,实现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仍然是目前的治疗难点。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主要依赖化疗药物,但化疗对身体的毒副作用较大,且肿瘤细胞极易产生耐药性、治疗后易复发、易转移,研发一种新型的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体系迫在眉睫。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发在肿瘤部位迁移的能力,通过CXC
背景: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病理特征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缺失以及神经元内路易小体的形成,导致多巴胺递质的生成减少和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多巴胺的平衡失调。迄今为止,尚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病。细胞替代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治疗帕金森病极有前途的治疗手段,有望临床治愈帕金森病。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导入三个转录因子Sox2,Brn2和Foxa2的方法能将
学位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众多优良特性成为了制备生物分子检测探针的较理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检测领域。但传统纳米材料的合成条件较苛刻,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得到的纳米材料虽结构稳定但大多呈疏水性,无法直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此外,在生物分子检测应用中,目前的纳米探针以单模态检测居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采用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的生物模拟仿生
背景: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一种单正链RNA病毒。2015年在巴西爆发以来,寨卡疫情迅速蔓延到全球多个国家。寨卡病毒感染能造成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中小头畸形是与寨卡病毒相关最严重的先天缺陷。寨卡疫情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迫切需要阐明寨卡病毒的发病机制,加快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目
学位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一种发源于骨髓,能够自发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大颗粒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肝脏和脾脏。在分类上,通常将NK细胞归于固有免疫系统[1]。在功能上,NK细胞则介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具有一定的记忆性[2]。NK细胞无MHC限制性,不需抗原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是机体抗感染、防止细胞恶性转化、清除异己成分的第一道防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帕金森病的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非自主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