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大学生人际传播中冲突性话语调查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突性话语是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因其语言结构的杂乱无章和语料搜集的难度制约,长期以来一直都没有受到语言学界的足够关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话语分析研究的发展,国内外一些语言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冲突性话语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当代女大学生人际传播中话语冲突现状、起因及处理方式等方面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部分曾与其他女生发生过话语冲突的女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通过录音转写来获取真实的冲突性话语语料,并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理论对冲突性话语语料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当代女大学生话语冲突发生、激化和结束三个阶段的话语特点。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话语冲突普遍存在于女大学生校园生活当中,其中宿舍是主要发生场所。话语冲突通常发生在原本关系较为要好的同伴或关系一般女生之间,对双方的人际传播起到建构作用或解构影响。女大学生们对话语冲突往往缺乏处理技巧,冷战、断绝往来是其处理话语冲突的常用手段。学校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交往指导工作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如何帮助女大学生们建立起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应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通过对收集到的冲突性话语语料进行定性分析发现,责备、断言、抱怨,请求和侮辱是主要威胁女大学生面子和引发彼此间话语冲突的主要的言语行为类型,解释、质疑、否定及重复则会进一步激化话语冲突。回避、妥协、第三方介入和转化话题是女大学生们结束话语冲突的主要方式。研究发现女大学生间话语冲突特点很大程度上与女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以及女性话语特征紧密相连。因此,本文最后针对这些特点,结合礼貌策略理论和相关人际传播理论对如何构建当代女大学生间和谐人际关系及和谐校园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模糊限制语具有灵活的语义和丰富的语用功能,使用的恰当与否是说话人语用能力的体现,尤其体现在学术论文的写作当中。在学术表达中,模糊限制语能表明作者对话语及读者的态度,给作
刻意曲解是日常言语交际中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语用策略。在完全理解说话人意思的基础上,听话人刻意曲解对方意图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刻意曲解的研究是从研究误解现象发
在传统的文学母题中,追寻母题以其独有的特点,反复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现代文学有很多作品试图突破母题建构,或因很难见到明显的母题标识而常常被读者忽略。然而追寻母题
自19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步从工业文明转型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是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