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地形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er08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视觉的地形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广泛应用到机器人导航和自动驾驶领域中,是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的关键性问题,地形识别技术可以使机器人充分理解周围环境,实现地形准确预判,以便于及时调整控制决策与路径规划。由于户外地形是交错复杂的,图像级的地形识别在面对多种地形并存的情况下识别效果不理想,而像素级的地形识别可以同时识别出多种地形。所以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图像级地形识别和像素级的地形识别两个方向展开的,具体如下:首先,从图像级地形识别和像素级的地形识别两个方面概述了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现有的图像级地形识别算法和像素级的地形识别算法的不足之处,并详细介绍了深度神经网络发展和算法原理。然后,针对野外地形交错复杂和环境光线的影响导致地形识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深度残差纹理网络(DrtNet),在残差卷积网络中搭建一个纹理细节层,形成端到端的学习网络。DrtNet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提取地形图像的空间几何特征,还可以提取地形图像的纹理细节特征,使得DrtNet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此外由于地形识别方向的公开图像数据集比较少,在借助相机、手机摄像头等设备的情况下,采集了多种条件下的地形图像,建立了包含16类典型地形图像的地形数据集SDU_Terrain16。其次,针对语义图像分割出现复杂图像和形似物体的分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多尺度分割网络(MSNet),采用ResNet作为基础网络,对ResNet的输出进行多尺寸特征提取和上采样操作,使得MSNet不仅可以提取图像的全局特征,还可以整合上下文特征信息;此外MSNet使用双损失函数,在进行反向传播时可以加快收敛速度,充分优化网络参数。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工作,指出地形识别中仍未解决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医疗纪录片是对现实医疗生态的记录与再现,利用影像和声音对医疗领域内的事件进行“创造性处理”,借助影像内容可以将信息、思想与观点传播给大众,有很强的教育与传承功能,对临终关怀的观念传播有很大帮助。但目前国内医疗纪录片大多从整个医疗生态环境入手,拍摄场景集中在急诊、手术室、妇产等冲突性较强的科室,以临终关怀为题材的纪录片拍摄数量较少,相关题材纪录片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学界针对临终关怀在纪录片领域的传
目前,计算机视觉广泛应用于户外视频监控、无人驾驶、车牌识别等场景。但现有算法都以天气情况良好为前提,未考虑不同天气情况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在下雨、下雪、雾天等情况下
树木髓心是树干内部的重要结构之一,对树木生长、木材性能及加工都有一定的影响。当前对树木髓心的研究重点在于对其进行准确定位,髓心定位是进行林木测量或树干解析的基础。
新能源车辆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受到了持续关注,功率分流式(Electronic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EVT)混合动力汽车由于其构型特征可以实现发动机与工况解耦,配合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极具高效节能的潜力,是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中应用最最广泛的车型。本论文以EVT式混合动力车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EVT结构的运动学分析,整车的参数匹配,制定了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实施了
动物类中药是我国中药宝库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其临床疗效显著,但却普遍存在药效成分不明确的特点。现有的关于动物类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远落后于植物药,且难以有效地反映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严重的制约了动物类中药的应用与发展。本研究以传统功效卓著、临床疗效确切但有效物质尚不明确的梅花鹿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与其传统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密切相关的睾丸间质细胞(TM3)增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
手势识别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能够自然的、灵活的与机器进行交流,这让手势识别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手势识别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三种方案,分别是基于计
特征点匹配是计算机视觉一项重要操作,特别在三维重建以及机器人领域中的视觉实时定位与建图(VSLAM)中,其地位尤为突出。而特征点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征点的描述符。但
时钟同步是支撑无线传感器网络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一种分布式同步机制,一致性同步在节点时钟参数补偿过程中引入一致性算法,通过邻居节点间的信息交互实现整个网络
车辆通过结构时,会对结构产生动力冲击作用,而结构的振动反过来又会引起车辆的振动,这就是车辆与结构耦合振动问题。对车辆—结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正确评估车辆和结构的动力性能,是现代高速、重载铁路桥梁设计的实际需要,对分析车辆在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舒适性提供了重要帮助。基于车桥振动的古典理论即利用匀速移动常量力模型、匀速移动质量模型和匀速移动弹簧质量模型,推导了以上各种模型与简支梁相互作用的动力方程。
目前大部分汽车都是依靠燃烧石油获取动力,但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两大问题是制约人类发展的两大难题,因此引起了人类高度的重视。世界各国对汽车的尾气排放法规要求日益增高,为了能够达到排放法规标准,新能源汽车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可以综合发挥出发动机、电机的优势,在性能提升的同时还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混合动力汽车的两大控制难题是能量管理策略和动态协调控制策略,目前对于能量管理策略研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