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多源遥感数据监测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f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以农业为本,小麦等粮食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是重中之重。本文的研究方向是通过遥感技术对小麦赤霉病进行有效的监测。小麦赤霉病典型的监测方法是由专业相关人员下田抽查,不仅效率低下和浪费资源,还会损害田间正常生长的小麦,而通过遥感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卫星和无人机遥感可以持续动态地监测农作物病虫害,本文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卫星影像选用Sentinel-2影像来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和赤霉病监测,并使用无人机多光谱和高光谱影像建立冬小麦赤霉病监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有:(1)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小麦赤霉病监测研究利用试验田两个时期无人机高光谱影像获得原始光谱特征、植被指数和双时相植被指数,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获得与冬小麦赤霉病具有高度相关的敏感特征,将这些特征作为输入,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和极度随机树(ETC)这三类分类算法建立冬小麦赤霉病轻重度染病的监测模型。结果表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小麦赤霉病RF模型的总体精度为94%优于SVM和ETC,比SVM和ETC高出2%和3%,RF分类模型的Kappa系数也是最优的。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由于受波段数的限制,一些植被指数不能用于赤霉病的监测,所以除了原始波段、植被指数,另外加入了纹理特征作为初始特征集,通过相关性分析获得敏感特征。使用与高光谱影像相同的分类算法建立小麦赤霉病监测模型,结果显示,RF模型的总体精度为87%,比SVM和ETC高出3%和5%。并且可以发现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分类结果精度比多光谱更高,可能原因是高光谱影像波段数更多,所选特征与小麦发病轻重程度相关性更强。(2)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赤霉病监测研究通过一些实地调查获取地面样点数据,选取需要分类的5种地物,包括水体、建筑、小麦、非小麦植被和裸地,之后选择常见的光谱特征,并使用相关分析进行敏感特征筛选。实验首先以所有的特征变量作为输入,建立马氏距离(MAD)、最小距离(MID)、支持向量机(SVM)、平行六面体(PL)和波谱角(SAM)分类模型,得到总体精度较高的MAD、SVM和SAM模型,然后将特征优化后的特征集作为输入进行分类获得分类结果和精度评估。分类结果说明,经过特征筛选,MAD、SVM和SAM模型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2.30%、5.30%和5.30%。MAD模型的总体精度、Kappa系数等精度指标均为3种模型中最好的。结合面积提取的一些方法和结果,还使用与地面采集样点时间相符的一幅哨兵2号影像数据,对选取的原始波段和植被指数等光谱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t-test),选择与冬小麦健康状况有较强相关性并且在健康和染病样本之间有明显差异的光谱特征,建立冬小麦赤霉病监测模型。使用在面积提取中分类效果比较好的MAD、SAM和SVM三种方法建立了冬小麦赤霉病的遥感图像监测模型。从获得的分类结果精度来看,MAD、SAM和SVM对冬小麦赤霉病都有不错的分类精度,说明使用哨兵2号影像进行冬小麦赤霉病监测行之有效。其中,MAD、SAM和SVM冬小麦赤霉病监测模型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6.1%、80.6%和75.0%,MAD冬小麦赤霉病监测模型的总体精度是三种监测模型中最高的,比SAM和SVM赤霉病监测模型的总体精度分别高出5.5%和11.1%,说明MAD比较适用于冬小麦赤霉病的卫星遥感影像监测。
其他文献
图像匹配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中众多任务,如图像配准、拼接、融合等技术的基础。几何不变量在描述图像间变换的不变特征上有重要意义,基于几何结构的特征在应对空间变换时有很强的鲁棒性。近年来,有向图模型由于其较强的结构信息表征能力,在图像匹配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对图像匹配技术的常见算法进行了回顾,介绍并分析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各类特征描述符和几何不变量,最后给出了两种分别针对仿射变换场景和射影变换
透镜是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成像系统普遍采用基于折/反射原理的光学透镜,通过光程累积来调控光场的相位,因此这种透镜往往具有较大体积和重量。此外,由于材料的色散效应,通常需要组合多种材料的透镜来实现消色差成像,这将进一步扩大器件的体积和重量,无法适应当前系统小型化、集成化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基于衍射原理的光学元件具有厚度薄、重量轻等特点,在光通信、三维显示、空间成像技术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足迹是一种人体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和可重复性。在足迹识别问题上,足迹学方法需要依赖专家知识人工提取特征,再进行足迹相似度分析,该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且特征提取耗时耗力。深度学习算法具有强大的抽象特征提取能力,可应用于足迹识别。但是,同一人的足迹数据很难大量获取,且足迹的类间差异较小,给深度网络的训练带来了挑战。针对2D光学赤足足迹识别问题,基于2D光学赤足足迹构建了实验数据集,在小样本学习算法和卷
两百多年来,化石能源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但其过度开采和使用也不可避免地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水青山造成了破坏,引起了严峻的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终有一天也将面临枯竭,因此,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调整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解决时下能源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太阳能取用不竭,满足可持续发展又无害无污染、安全可靠,已经成为新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光伏光热器件也因此应运而生。染料敏化太阳
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防止机动车尾气带来的大气污染,需要经常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有效的监测。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技术是一种可以检测正常行驶中机动车尾气浓度的技术,该技术利用光学原理可以对机动车尾气进行远距离的感应测量,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效率,逐渐成为机动车尾气污染检测的首选技术。该技术使用红外光源、紫外光源和绿光光源为检测的信号源,光电探测器为信号接收端,通过对获取电信号的处理得到
城市中的很多商场、轨道交通等公共场所都安装了手扶电梯作为运输行人的重要工具。手扶电梯能够有效的解决人们在上楼下楼费时费力的问题,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手扶电梯具有长时间不间断运行的特点,一旦出现危险情况没能够及时将手扶电梯制动,将对人身安全造成持续伤害,因此保证手扶电梯安全运行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传统方法通过人工监控或者手扶电梯预警解决该问题。但这样不仅存在消耗人工成本、自动化程度低的问
在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创新型的高科技产品日益更新的现代,化石能源的消耗逐步上升,导致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加重。基于这些问题,创造和开发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转换以及存储设备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其中超级电容器因具备快速充放电和能量存储的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超级电容器性能好坏的关键在于电极材料的选择。通常我们所使用的电极材料有活性炭,石墨烯,碳纳米纤维等,但是这些材料制备活性炭的
脑科学正日益成为全世界的科技战略重点。大脑成像、神经追踪和分析等技术更是研究脑科学领域的关键基石,对预防大脑疾病以及人工智能为导向的类脑研究具有非常前瞻性的意义。目前绝大部分大脑内部机理的研究都是基于鼠脑完成的,为了深入研究鼠脑中神经元的形态和脑区投射,需要将普通鼠脑图像配准到标准模板鼠脑上,然后利用同样的变换参数将神经元映射到模板鼠脑中统一分析。形变模型是图像配准的关键技术,虽然传统的形变模型能
玉米是我国主产粮食作物,对维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氮素是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必须元素,对植被的光合作用以及生长发育具有指示性及决定性作用。如何及时、准确地监测玉米各生育期叶片氮含量,制定相应的氮肥施用方案,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传统的玉米氮素监测方法,是通过人工进行实地取样,然后将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测量。该方法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还会对田间作物造成损坏。在进行人工采样时,难免出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经对公众的健康状况构成严重的威胁。尽管传统的化疗和手术治疗有成效,但其伴随的药物积累少、循环时间短及易复发等副作用远远不能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因此,设计合适的智能诊疗体系以准确地靶向肿瘤并减少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仍然是医学应用中的挑战。光疗法是近几年兴起的疗法,包括光热疗法(PTT)和光动力疗法(PDT),由于近红外光照射光敏剂时能产生足量的热和活性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