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40年改革开放,可以看到国家对于民族旅游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随着文化旅游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民族文化旅游作为能够弘扬民俗传统、展现地域风情的代表性产物,愈加受到大众的追捧。吉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延边州在此背景下,跟随国家提出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及旅游扶贫规划,不仅落实了振兴东北发展规划,还确立了一系列沿边开发战略,这为延边州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下延边州旅游业也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变化快等问题,因此旅游从业者应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旅游者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有效把握旅游者需求,才能够保证延边州旅游业得到稳健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以旅游者原真性感知、地方依恋、旅游幸福感和重游意愿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主题,选择来访延边州的旅游者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和总结了旅游者原真性感知、地方依恋、旅游幸福感和重游意愿几个变量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几个变量的概念、模型及相应假设之后,设计调查问卷,并运用SPSS18.0与AMOS7.0统计分析软件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旅游者原真性感知正向影响地方依恋、旅游幸福感、重游意愿。2.地方依恋正向影响旅游幸福感、重游意愿。3.旅游幸福感正向影响重游意愿4.地方依恋、旅游幸福感在模型中呈部分中介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分析结果,以延边州为例为民族旅游地如何提升旅游者重游意愿,从提升旅游者原真性感知、增强旅游者地方依恋感、提升旅游幸福感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基于“原真性”打造特色民俗旅游地:不仅要注重旅游者原真性体验,优化旅游体验项目。还应注重旅游目的地的原真性保护,适度开发。2.优化旅游产品,增强旅游者地方依恋感:对此首先要做到打造留住旅游者的精品旅游线路、特色旅游产品,其次要优化民俗民宿行业的筛选、推广环节,最后从“无形+有形”两方面来打造旅游吸引物记忆点。3.提升服务监管水平,杜绝商业化,增强旅游幸福感:可以通过提升旅游企业服务水平增强旅游幸福感,另外要加强市场监管,合理调控价格,最后景区应注意杜绝商业化复制,应根据自身特色打造“一村一品”的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