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区域对比的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的显著性是以区域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是指图像中最引人注意且最能表现图像内容的部分。显著性检测就是通过模拟人类视觉系统将图像中的显著部分提取出来的过程。图像显著性检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解决目标识别、图像检索、场景描述等问题的基础步骤。目前已有的显著性检测方法有很多,根据算法的实现原理可大致为三类:基于生物体视觉仿真类、纯数学计算类和两者的结合类;根据算法中的对比方式也可大致分为三类:全局对比类、局部对比类和两者的结合类;根据算法的处理粒度可分为两类:基于像素点处理类和基于像素块处理类。本文选取了各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并基于实验结果归纳出了各类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具体如下:(1)单纯的基于生物仿真的方法计算耗时较长,因为用到的很多理论来自于猜想,检测结果不是那么可靠;早期的纯数学计算方法,简单快速,但因为过于“理性”而忽略了视觉特性,检测结果往往欠佳,而近几年出现的方法,扩充了衡量图像显著性的特征空间,检测质量也随之提高;将两者相结合后的检测效果较好,但需要付出更大的计算代价。(2)基于局部对比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检测出图像的边缘信息,但不能高亮的凸显出完整的显著性目标;基于全局对比的方法能完整地检测出显著性目标,但在目标的边缘上又通常不是很清晰;将两者相结合得到的显著性图既可以保持显著性目标的完整性又可以保留良好的边缘信息。(3)相较于基于像素点的处理方法,基于像素块的处理方法得到的显著性图更加符合人类视觉注意的特征。针对已有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区域对比的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首先,在图像显著性检测前引入预处理过程,利用改进的SLIC算法对输入图像进行分割,得到颜色边缘保持良好的若干超像素;将DBSCAN算法中基于密度的聚类思想运用到超像素融合,保障具有相似颜色特征的超像素的最大连通性,得到显著性检测的基础区域分割图像。然后,通过颜色和空间位置距离特征来计算基础区域分割图像中各区域的显著性值,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自适应地确定一个区域显著性阈值,显著性值超过该阈值的区域被锁定为关注区域,显著性值小于该阈值的区域被设定为背景区域。最后,通过关注区域局部对比,计算出关注区域内各小区域的显著性分值,从而更好地凸出显著性目标,最终获得高质量的显著性图。实验分别在图像数据库MSRA-1000、SED2、ECSSD上测试了本文方法及对比方法,并从显著性图的主观效果和显著性算法的客观性能两方面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达到了预期结果,且利用本文方法得到的显著性图的主观效果更加符合人类视觉,通过对比各方法的P-R曲线及F-Measure可以看出,本文方法的综合性能较出色。
其他文献
电子政务在我国经过近几年的应用推广,已经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在政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中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日程,需要在基础教育、理念推广、实践操作等方面搭建起更为坚实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覆盖与使用的网络系统,它向用户提供高质量多媒体通信,不仅支持传统的话音与数据业务,还支持交互式业务与分布式业务,如多媒体业务
经过几十年的信息化发展,企业已经建设了许多计算机应用系统。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很多单位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企业资源规划(ERP)
人脸识别具有主动性、用户友好和非侵犯性等优点,在国家及公共安全、信息金融安全、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应用前景。正因为这样,人脸识别一直是模式识别和机器视
模板技术在建筑、办公、特征识别、复杂分析计算等众多领域应用广泛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CSCW技术和模板技术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协同设计中的问题,展开了协同模板的相关
动态环境下的多机器人行为规划是本论文的论述重点,具体的实现和实验环境是RoboCup小型组机器人足球比赛。这篇论文包括以下内容:RoboCup小型组的背景知识类似研究成果介绍中国
实时交通流数据的采集,包括车流量统计、车道平均车速、车型识别分类等,在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交通流检测器有电磁感应线圈、超声波检测器、微波监测器和红外
近年来,XML在数据表示和交换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存储也受到更多数据库的支持。XML成为被广泛应用的逻辑数据模型。XML与数据库技术开始有了融合,对XML所代表的信息建
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引人入胜、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它的任务是建立一种能够模拟人类语言认知过程的计算模型。但是当前计算机的智能水平还远远不能与人类相提并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传输数据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加密体制使用同一个密钥进行加、解密,要求在传输密文的同时也要将密钥传输给接收者,这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