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EG电极模式的EIT敏感场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shen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简称EIT)技术是依据人体内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电导率这一物理原理,通过给人体注入安全电流,测量相应体表的电位信息,来对人体内部的电导率分布或者其变化进行图像重建。EIT成像具有非侵入性、无损伤及连续测量等特点,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学研究热点之一,在其他工业领域也有重要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脑电图EEG(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电极模式的EIT敏感场。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EIT成像技术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总结,对脑电图EEG做了介绍,提出了基于EEG点位模式的EIT测量模式的思路。2、在分析了两种常用建立脑部模型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真实脑CT数据来构建三层脑模型的方法,并以女性头部CT数据集为例进行建模,构建了三维脑部三层有限元模型。较为详细阐述了图像分割、三维实体转换,在进行了有限元剖分后进行后续一系列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说明所构建的脑模型比传统的三层球体模型更接近人体真实头部模型,为EIT脑功能成像提供了较真实的成像模型。3、提出了基于EEG点位的EIT测量模式的环状电极圈,通过选取与EIT测量方式相同的EEG点位,既可以用环状电极圈来采集和记录脑电信号,又可以用来进行EIT测量,具有单电极多模态测量的优势。另外还利用基于EEG点位的16电极环状电极圈来对三维脑部三层实体模型进行EIT敏感场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说明当电极的测量位置在头模型中部和下部之间范围时,所得到的敏感场受到电极位置的影响相对较小。4、建立了 8电极和16电极环状电极圈,在相邻激励情况下,对电极1、2施加安全激励电流,在对侧测量的情况下,分析了电极数目对脑部场域的等电位分布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极数目的增加,脑部场域的等电位分布会趋向均匀,能提高EIT的图像重建质量。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恶性黑色素瘤(MM)对诱导细胞凋亡的各种治疗手段高度耐受,提示MM中存在严重的凋亡调控紊乱。然而,MM复杂的抗凋亡机理尚未阐明,也缺乏MM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总体表
目的:探讨外源性p16基因导入对人原发性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相关蛋白VEGF、nm23、MMP-9及TIMP-1表达和其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细胞划痕和Transwell法检测外源性p16基因
作为海水[CO3-2]替代性指标,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对海洋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热带西太平洋WP7孔和MD06-3054孔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的测定,分析传统壳体重量清洗方法的
矩阵微分方程的振动性理论起源于各种不同的应用数学和物理领域,是微分方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应用数学中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利用推广的黎卡提变换,积分平均技术及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开展,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生物信息学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而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生物信息学的基础。本文在研究隐马氏
采用边限检验方法探讨了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经济水平三种影响因素与中国旅游业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分析了三种影响因素对中国入境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的长期和短期影
背景与目的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具有高度侵袭与转移潜能,是导致其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深入了解参与癌细胞转移的机制,对于改进治疗措施、防止复
忆阻器是一种新型电子器件,兼具信息储存和逻辑运算功能,在非传统计算机及模拟神经网络等方面有重要研究价值;瞬态电子器件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可控溶解或消失的电子器件;瞬态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分子模拟方法已经成为研究分子输运的有力手段之一。目前,微观分子输运扩散机制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基于完美通道,对于缺陷通道的研究还知之甚少。本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体会。方法:抽选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自愿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共计180例,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