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普及过程中的组织博弈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uoqiangs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不但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而且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发展方向。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高效的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对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家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组织建设虽然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针对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组织的现状,作者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信息学与博弈论对信息化组织主体之间的合作问题进行了剖析,找出信息化组织体系内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最后对提升农业信息化普及过程中的组织效率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改进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并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2.概述本文的理论依据。对文章所涉及的农业产业化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等主要概念及其原理加以阐述和评价,为后面提供理论基础。3.分析我国农业信息化体系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硬件建设和信息平台资源建设两个方面全面衡量,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为后面模型的建立做好铺垫。4.全面梳理农业信息化体系主体的概念以及相互的关系,发掘出主体间构造模型的地方。5.运用博弈论,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模型分析,找出不足的根源以及可能提升效率的途径。
其他文献
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许多国家召开各种国际会议,把发展非木质林产品视为保护天然林资源和发展林区经济的重要途径,认为非木质林产品在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和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组织方式、分配方式的制度变革。科技特派员制度调动了农村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提高
包容性发展是中国与世界的共同主题,其本质要义在于立足穷人、关注民生。“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包容性发展的要旨在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户为单位的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随着农业市场化和国际
“大学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对于中国未来大学之发展可谓“生死攸关”。它至少应包含“学术自由与人格独立”、“批判旧智与创造新知”、“勇担重任与创造文明”诸方面。这三条
本文在广泛深入了解国内外仪器仪表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煤矿井下的实际环境,认真分析了传统的机械式液压测量仪表的缺点,研制出智能压力检测系统的红外线压力手抄器。它是以
银保合作就是银行业与保险业之间为了谋求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利用共享资源而建立的业务合作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银保合作不断加强,在拓宽保险服务领域,提供综合金融服
政府绩效评价活动中,绩效信息使用者(如组织部门)与信息提供者(如评价对象)之间的良好合作,不仅有利于组织部门对评价对象做出客观、准确地评价,也有利于强化政府绩效评价作
随着西餐餐饮业的迅猛发展,给中餐经营带来了很大了影响,尤其是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餐,这给中餐经营管理带了很大的影响。针对中餐连锁经营的发展状况和问
保护历史城市,尤其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保护历史街区,保存城市的肌理,这已经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和建筑、规划专业的专家学者们的共识。但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与不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