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面沉降是世界上许多城市及地区出现的严重地质灾害,它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地表海拔缓慢降低的环境地质现象,它的影响和危害深远。苏锡常地区位于长江之畔,太湖之滨,是我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近30年来,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苏锡常地区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日益强烈,已引发大范围严重的地面沉降,对当地生存和发展环境构成极大威胁。开展苏锡常地面沉降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危害研究、控制体系建立、信息系统建设和防治措施讨论,对预防和治理地面沉降,维护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前言。在这一章,首先论述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接着评述了地面沉降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二章为材料和方法。总结当前地面沉降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三章为苏锡常地面沉降研究。本章通过对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分布、历史和现状。第四章为地面沉降对环境危害的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地面沉降对土地、水源、高程、旅游等自然资源的破坏,又从身体健康和农业、生态环境两个方面讨论了地面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接着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论述了地面沉降引发的一系列的地质灾害,最后研究了地面沉降对人居、文化、经济和建设环境的危害,同时对苏锡常地面沉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作出了评估。第五章阐述了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主要包括三大因素:一是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沉积物的天然固结等自然因素,二是为了满足发展需求超量开采地下水的人为因素,三是耗水污染企业比重大,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因素。第六章为苏锡常地面沉降控制措施研究。本章从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四点防治措施:①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水资源管理;②调整开采层次,适度回灌地下水;③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地表水污染;④建立监测网,开展预警信息系统研究。第七章总结了主要研究成果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①首次提出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对江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的深远影响,为环境地质的研究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②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地面沉降研究的控制措施,通过对影响因子的分析和控制方法的确定为研究、预防和治理地面沉降工作提出了系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