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灌注冲洗对猪肾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ANTACRU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微创碎石术肾盂灌注冲洗对猪肾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探讨微创碎石术肾盂灌注冲洗的安全压力。方法:取20头活体猪建立高压肾盂冲洗模型,建立24F肾造瘘通道,分别在0mmHg(作自身对照,只造瘘不灌注)、150mmHg、200mmHg、250mmHg、300mmHg压力下各冲洗30分钟。术中取肾组织送病理检查,监测肾单位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学改变;术后5天每天留取尿标本,应用免疫比浊测定法(ITM)检测尿微量白蛋白(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并于术后第5天再次取肾组织行病理检查观察肾单位的形态学改变。结果:1.肾功能指标的改变:所有活体猪高压肾盂冲洗模型,都出现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的异常,提示肾脏受损,压力越大损伤越严重。各灌注组ALB、β2-MG术后第1天和术前相比,都有显著差异(P<0.01),灌注各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灌注组压力200mmHg以内时,ALB、β2-MG术后第4天基本恢复正常,压力超过250mmHg时,ALB、β2-MG在术后第5天与0mmHg相比有差异(P<0.05),与150mmHg、200mmHg各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且压力越高时,ALB、β2-MG也越高,恢复时间越长。2.肾单位形态学观察2.1肉眼观察:随着肾盂灌注冲洗压力的升高,肾脏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灌注组肾包膜紧张,肾脏颜色随灌注压增高而逐渐加深,肾包膜外见少量渗出液。2.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当肾盂内灌注压在150mmHg、200mmHg时,肾小体与肾小管腔随着压力的增高逐渐扩张,肾小囊腔由轻度扩张逐渐变成中度扩张,上皮细胞扁平化,部分肾小囊腔内可见少量红细胞渗出,但肾小囊基底膜连续性存在未见断裂,其结构仍保持完整。肾盂内压力到达250mmHg或以上时,光镜下见部分肾小囊内出现大量红细胞和蛋白样渗出物,肾小囊腔高度扩张,部分肾小囊壁基底膜断裂,肾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膜内炎细胞浸润。2.3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当肾盂内灌注压在150mmHg、200mmHg时,见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少量空泡形成,部分微绒毛排列杂乱、稀疏,部分微绒毛脱落。而肾盂内压力到达250mmHg或以上时,见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大量空泡形成,微绒毛排列杂乱、稀疏、大部分微绒毛脱落。结论:(1)肾盂灌注冲洗压选择在200mmHg以内时可明显减少猪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对肾脏的损害可能是可逆的。(2)肾盂灌注冲洗压选择在250mmHg以上时,对猪肾脏的损害则较重,甚至可能是不可逆性的。(3)手术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肾盂灌注压,注意灌注液引流通畅,减少灌注时间,可减轻手术的风险和肾脏的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阻断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IL-17)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及miRNA-21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同型抗体对照组(IgG2A组)、I
目前,我国社会的医疗纠纷正在逐年上升,呈现出波及范围扩大、利益冲突明显、处理难度增大、医患对立加剧的趋势。当然,医疗纠纷不仅在我国有,外国也大量存在。笔者通过对国外
探讨全程化药学服务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收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本文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五味子木脂素成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最佳工艺,对北五味子的不同产地的质量做出了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 1 全面系统地确定了
通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进步,成为全球冠脉介入界不可或缺的力量。尤其在近些年,中国PCI呈迅猛发展的势头。本文对2009年中国冠心病
《电话》(The Telephone)是意大利——美国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歌剧作曲家之一吉安·卡洛·梅诺蒂(Gian Carlo Menotti)创作的一部广为流传的独幕喜歌剧。本文拟通过对歌剧《电
文章基于当前我国广泛采用的PPP建设模式为出发点,分析了PPP在建设领域中应用的背景原因,并从PPP的指向内容、建设特点和建设实施三个方面,论述了PPP模式与建筑企业的经营发
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脑部疾患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血脑屏障(BBB)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脑部疾病的治疗,而脑内靶向递药系统的
背景: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其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首位。口腔溃疡病因复杂,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目前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治疗多通过局
随着云数据中心的技术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业务系统部署在云上,以实现资源的动态可扩展和综合运维。因此,如何采集云网环境中的多源数据并通过数据建模进行异常检测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云环境下多源数据采集的基本方式,对当前的数据采集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阐述了各种现有监控工具的优劣性。然后基于开源工具Open-Falcon进行自定义数据采集插件的开发,用于云网融合环境下的多源数据采集工作。针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