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情字井油田黑79区块小井距试验区于2012年7月开始实施CO2驱试验。随着小井距CO2试验的持续推进,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逐渐出现平面驱替不均衡、纵向吸水吸气剖面变差等开发矛盾,连续注气使部分油井与注入井间逐渐形成气窜通道,高产气井逐渐增多,影响试验区产量。目前采用的水气交替驱替WAG(Water-Alternating-Ga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注采剖面,扩大波及体积。但是对于特低渗透油藏而言,由于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如何更为有效的改善CO2驱开发效果,亟需开展控制气窜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CO2泡沫驱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控制气窜技术。本文针对黑79区块油藏地质特征及CO2驱气窜现状,开展了大量CO2泡沫驱室内实验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利用高温高压泡沫性能测试系统(耐温150℃、耐压30MPa),筛选出了适用于黑 79 区块的 CO2 泡沫调驱体系配方:XP-1(0.2%)+XP-2(0.1%)+WP-1(0.05%)。在 96℃、24MPa下,该泡沫体系最大起泡体积为648mL,半衰期为89min,综合系数57672min·m L。泡沫体系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耐盐性、耐油性和稳定性;(2)开展了泡沫体系的流变性及微观结构表征综合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O2泡沫体系为假塑性流体,具有非牛顿特性及良好的黏弹性;通过观察泡沫体系的泡沫微观结构,在复配体系XP-1与XP-2中加入稳泡剂WP-1后,交联作用加深;同时发现高压下复配泡沫体系的泡沫留存较多且稳定,泡沫分子呈现出更加紧密的平面网状结构;(3)开展了动态压力下泡沫体系的性能影响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CO2泡沫体系的发泡、稳泡性能均有明显的提高,半衰期由最初的7min增加到101min。同时随着压力的升高,天然岩心的动态阻力因子逐渐增加,即阻力因子由2.7(常压)增加到10.2(25MPa)。因此,由静态泡沫稳定性理论认为,压力越高,泡沫越稳定,控制气窜的能力越强;(4)开展了 C02泡沫岩心流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气液比2:1时C02泡沫的封堵能力最强;C02气体和泡沫液段塞注入时,使用小段塞多轮次的注入方式的阻力因子更大,能够产生更好的封堵效果;CO2气体和泡沫液段塞最佳的注入速度为1mL/min;(5)开展了 CO2泡沫控制气窜效果评价研究(可视化微观驱替模型),在注入泡沫的前后,可视化模型上下部分的石英砂颜色变白,出口端有更多的原油被驱替出来,因此得出CO2泡沫可以较好的控制气体流度,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大情字井油田黑79区块开展CO2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现场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