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政治课厌学情绪矫正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政治课是现今中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和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对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不断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学政治课被当做副科逐渐被边缘化,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随之出现,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使政治课形同虚设,丧失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为促进学生综合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心理人格的健康发展,研究如何矫正中学政治课厌学情绪这一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从学生自身、学校、教师、家庭、社会环境及教育评价机制等因素方面重点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立足实际为中学生政治课厌学情绪的解决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矫正对策。绪论部分,首先从该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入手,通过对中学生政治课厌学情绪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部分,在概括综述厌学政治课的涵义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形势下厌学中学政治课的典型表现形式及特征。第二部分,从影响中学生厌学政治课的主客观因素出发,通过调查分析、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从主客观两大影响因素类别分析当前导致中学政治课厌学的原因。一是主观因素方面重点对学生自身对政治课学习意义的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压力过大,自信心缺乏等因素进行分析;二是从客观因素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有:对政治课缺乏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强的考核评价机制;社会不良风气的误导,网吧等娱乐场所的诱惑等因素影响;学校和教师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重应试而轻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存在偏差,以成绩定优劣,不能一视同仁,紧张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对政治课的正常学习;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期望过高或过低,采用不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都可能造成中学生的厌学情绪。第三部分,针对中学生厌学政治课的原因试图提出一些矫正的措施和对策。首先,学生自身要强化对学习政治课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在端正学习态度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习兴趣,调整心态,正确处理好学习压力这一问题,树立学好政治课的信心;第二,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水平,科学施教,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第三,家长首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其学习成绩的期望值,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快乐学习;第四,全社会共同创造良好的教育大环境大风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规范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共45例早产儿运用双眼间接眼底镜进行ROP筛查,对阈值病变进行及时转诊接受治疗,
中国建设银行F分行一直以来认真贯彻其上一级管理机构战略部署,积极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拼抢市场,推进转型,把全面可持续发展推向新阶段。在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软件产业迅速发展,中小型软件企业根据地域优势形成了大量地理集中式的产业集群,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和经济效应。面对软件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软件产业集群逐步
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课题。本文的动态模型表明
本文选择2002—2007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并运用PanelData模型分析了治理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上市
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过程包括:复制、吸收、嫁接、进化,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版、电信、广电、娱乐、互联网等产业将实现真正意义
采用廉价半焦为原料,经硝酸氧化和高温热处理改性后,负载金属氧化物制备半焦吸附剂,考察吸附剂的脱硫脱硝性能和再生性能,并利用BET、TEM和TPD等手段研究影响半焦吸附剂性能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细叶鸢尾中一种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活性的二氢黄酮:5,2’,3’-三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方法采用Agilent 1260H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
本文通过建立羊产业的供给反应模型,并利用禁牧政策实施以来(2001—2007年)我国主要生产省份年产出和投入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羊产业主要产品羊肉和羊毛供给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内部控制是指在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确保资产安全、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程序和方法。它是单位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对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