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氩氦刀消融对各级支气管及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各级支气管及伴随结构的病理变化,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对各级支气管及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6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进行经皮穿刺正常肺组织氩氦刀冷冻消融,分别于消融后3天(A组)、28天(B组)各宰杀3只,观察冷冻消融后消融区形态及大小以及各级支气管和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病理表现。
结果:
①A组活检冷冻损伤区最大纵径、最大横径大于消融后即刻冷冻损伤区最大纵径、最大横径(纵径:t=9.789,p=0.000;横径:t=3.253,p=0.023);B组活检消融损伤区最大纵径、最大横径小于A组活检消融损伤区最大纵径、最大横径(纵径:t=7.227,p=0.000;横径:t=6.006,p=0.000)。
②随着支气管腔的变小,冷冻对支气管的损伤加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的损伤较轻;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消融后28天恢复较好。
③氩氦冷冻消融对大血管无明显影响,可致小血管损伤。
④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于淋巴管、神经有损伤,且神经损伤在28天时未完全恢复。
⑤氩氦刀冷冻消融后肺组织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⑥氩氦刀消融可使支气管软骨细胞产生空泡变性。
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及大血管影响较小,是一种可以耐受、安全的肺部肿瘤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第二章:射频消融对各级支气管及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各级支气管及伴随结构的病理变化,探讨射频消融对各级支气管及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6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进行经皮穿刺正常肺组织射频消融,分别于消融后3天(A组)、28天(B组)各宰杀3只,观察射频消融后消融损伤区形态及大小以及各级支气管和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病理表现。
结果:
①B组活检消融损伤区最大纵径、最大横径小于A组活检消融损伤区最大纵径、最大横径(纵径:t=2.853,p=0.017;横径:t=3.875,p=0.003)。
②随着支气管腔的变小,射频对支气管的损伤加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的损伤较轻。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消融后28天有所恢复。
③射频消融对于肺组织中的大血管影响不大,对小血管有损伤:
④射频消融对于淋巴管、神经均有损伤,且神经损伤恢复较慢;
⑤射频消融后肺组织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⑥射频消融可使支气管软骨细胞产生空泡变性。
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是一种可以耐受且对大支气管、大血管影响不大的微创治疗方法。
第三章:微波消融对各级支气管及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各级支气管及伴随结构的病理变化,探讨微波消融对各级支气管及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6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进行经皮穿刺正常肺组织微波消融,分别于消融后3天(A组)、28天(B组)各宰杀3只,观察微波消融后消融损伤区形态及大小以及各级支气管和伴随血管、淋巴管、神经的病理表现。
结果:
①B组活检消融损伤区最大纵径、最大横径小于A组活检消融损伤区最大纵径、最大横径(纵径:t=4.911,p=0.001;横径:t=3.251,p=0.009)。
②随着支气管腔的变小,微波对支气管的损伤加重;对主支气管、二级支气管的损伤较轻,各级支气管消融后28天呈恢复表现。
③微波消融对于肺组织中的大血管有轻度损伤,对小血管损伤较重。
④微波消融对于淋巴管、神经均有损伤,且神经损伤未恢复正常。
⑤微波消融后肺组织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⑥微波消融可使支气管软骨细胞产生空泡变性。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肺部肿瘤是一种可以耐受且对大支气管、大血管影响轻微的微创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