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k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等良好的生物活性,不仅毒副作用小、具有靶向性,且大部分化合物为多靶点化合物。随着新靶点的研究及靶向药物的不断研发,人们发现抑癌基因p53在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细胞分化和凋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管蛋白在有丝分裂纺链体形成、组织细胞结构、细胞内运输及细胞信号转导和分泌等基本的细胞过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抑癌基因p53及微管蛋白作为抗癌靶点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以课题组研发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究高活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对潜在靶标p53及微管蛋白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发现高效、低毒的新型含氮杂环类p53及微管蛋白抑制剂奠定基础。现将本论文的工作总结如下:以课题组前期合成的62个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作用机制初步研究。首先,通过MTT法初步评价其对前列腺癌细胞PC-3、非小细胞肺癌A549、肝癌细胞Hep G2、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及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发现三唑并噻二嗪类吲哚衍生物Q-12(IC50=9.90±0.85μM),Q-37(IC50=10.67±1.44μM),Q-43(IC50=10.47±2.01μM)对PC-3细胞表现出较好的活性,且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的细胞毒性相对较小。进一步从细胞迁移与侵袭、周期与凋亡等方面探讨化合物Q-12、Q-37、Q-43的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探讨其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Q-12、Q-37、Q-43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胞迁移及侵袭的能力;接着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线粒体膜电位测试(MMP)考察化合物诱导PC-3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发现,化合物Q-12、Q-37、Q-43都能诱导PC-3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凋亡现象;最后,采用PI单染法检测了经化合物Q-12、Q-37、Q-43诱导后的PC-3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发现,化合物Q-12、Q-43诱导PC-3细胞周期阻滞于G2/GM期、Q-37诱导PC-3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初步探究药物对p53可能的作用机制:选取天然p53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1299,检测化合物Q-12、Q-37、Q-43对NCIH1299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其对NCIH1299的IC50值远高于其它四株癌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在此基础上,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探讨药物Q-12、Q-43对PC-3细胞内p53和MDM2的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化合物Q-12、Q-43诱导PC-3细胞后,其p53 m RNA表达量略上调,而MDM2 m RNA表达略下调,分析Western boltting结果表明Q-12、Q-43能略微上调p53蛋白的表达、而MDM2、AKT、P-AKT表达量都微下调;进一步选取MDM2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实验,研究化合物Q-12、Q-43与该蛋白晶体的结合模式及亲和力,结果显示化合物Q-12与Q-43与MDM2蛋白结合评分较低,结合亲和力较弱。综上,推测该类化合物发挥抗增殖活性的作用机制与抑癌因子p53相关性较小。初步探究药物对微管蛋白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免疫荧光应用Tubulin-Red tracker检测化合物Q-12、Q-43对PC-3细胞微管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大,微丝的形成不同程度地受阻,高浓度化合物能有效促进微管蛋白聚合;进一步通过透射电镜研究发现,微管聚合物的数量随着药物浓度而增加;选取Tubulin蛋白分子进行分子对接预测其与Tubulin可能的作用模式及结合能力,研究结果发现化合物Q-12、Q-43能与蛋白形成氢键,结合亲和力较高。综上所述,化合物Q-12、Q-43均有一定的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调控周期与凋亡的能力。初步机制研究发现其发挥抗增殖活性的作用机制与p53-MDM2靶点相关性较小,而与微管蛋白的相关性较高,初步确定其可作为新型靶向微管蛋白的先导化合物。本研究为高效低毒的含氮杂环类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及环境的日益恶化,这种变化成为影响经济和金融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政府开始考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在我国兴起。本文梳理了当前绿色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伴随技术的发展,实际生活中的数据维度逐渐变高,数据量急剧增加,并且数据分类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因此,如何有效删减冗余特征实现数据降维,提高分类精度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朴素贝叶斯算法要求数据集特征相互独立,因此在复杂数据集中分类效果不理想。从特征选择与朴素贝叶斯算法结合的角度对特征选择算法进行优化,以提升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在复杂数据集中的分类性能是一个可研究方向。针对特征选择中filter模型
为揭示蜂糖李坐果率低的内在生理原因,本文对蜂糖李的花部综合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授粉后花粉管生长动态及雌蕊中内源激素变化等授粉受精生物学特性,以及落果期幼果中内源激素和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等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找到影响蜂糖李坐果率低的主要因素和阐明蜂糖李早期落果的生理原因。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蜂糖李授粉受精生物学特性表明:(1)蜂糖李花粉量约为575粒/花药,与对照青脆李无显著差异;(2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与进步,内窥镜以其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医学辅助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内窥镜常在手术应用中用于诊断、治疗和活检取样。医生可以通过内窥镜在微创环境下对人体病变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对疾病做出及时的诊断。近年来,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的内窥扫描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微型化、携带便捷、扫描速度快等优点,备受
在高能核物理领域,重夸克偶素一直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尽管物理学家们已经积累了不同能区丰富的实验数据,并且也发展了很多理论来描述重夸克偶素的产生,但对各种过程中重夸克偶素的还有待完善,对重夸克偶素的机制还缺乏详细理解。因此研究重夸克偶素的产生仍然是高能物理的前沿问题。非相对论量子色动力学(NRQCD)是研究重夸克偶素产生较为成熟的因子化方法。本文中,我们将基于NRQCD,研究单举衍射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其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从教学方式入手,探索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就结合思维品质提升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重点分析初中英语阅读课思维教学现状,根据思维品质的类型,提出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初中英
全球气候波动和环境差异对当今物种的遗传分化及地理分布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使该地区成为研究物种分化和地理格局形成的理想地区。薤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了阐明过去气候波动对薤白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分化及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研究,基于cp DNA序列和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类可引起人类头晕、腹泻、恶心、呕吐等急性肠胃炎的食源性致病菌,它造成的食品污染给全球食品产业带来了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旨在从自然发酵芥菜中筛选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PJ-1有拮抗活性的拮抗细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对其进行鉴定,用点接法和牛津杯法筛选拮抗细菌对PJ-1的拮抗活性,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
吡咯[2,3-b]吲哚啉类型的生物碱广泛存在于植物与微生物中,且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其中3a,3a′二聚型吡咯[2,3-b]吲哚啉因特殊的连续全碳季碳结构给合成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性,本研究论文主要开发以过渡金属铜催化合成3a,3a′二聚型吡咯[2,3-b]吲哚啉和C3a烷氧基取代的吡咯[2,3-b]吲哚啉的高效方法,并直接运用于吡咯[2,3-b]吲哚啉类天然产物的简洁合成。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三
杨梅素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黄酮衍生物,具有抑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此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菌和抗病毒活性,同时,苯并咪唑是一种重要的杂环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杀菌活性外还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已有部分含苯并咪唑的衍生物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利用活性拼接原理,将苯并咪唑小分子引入到杨梅素结构中,合成了42个含苯并咪唑的杨梅素衍生物,化合物通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