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综合整治是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意义的土地整治分区,大多以补充耕数量为目的。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发展和深化,单纯增加耕地面积已不能满足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要求。国土资源部下发通知要求各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做好土地整治工作,特别提出要从单纯补充耕地向补充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与其他各专项土地整治专题相结合发展。同时也对主体功能区的落实提出了切实要求,统筹安排总体规划,建设科学、有序的整治分区,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土地整治规划。本文总体分为相关理论研究、研究内容与方法、实证研究和结论与讨论4个部分。其中,(1)相关理论研究部分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和国内外研究进展;(2)研究内容与方法部分包括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常用的土地整治潜力测算与整治分区方法;(3)实证研究部分主要是在区域土地整治战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潜力测算,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聚类分析对研究区域进行分区;(4)结论与讨论部分包括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不足和展望。本文以临汾市尧都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为项目依托,对区域土地整治战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在土地整治潜力指数、土地利用指数、社会生活水平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4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结合SPSS软件对研究区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域分为城镇优化发展区、产业综合整治区、农业综合整治区和生态涵养区,针对各区特点提出整治建议。并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区域土地整治战略导向的整治分区方法可以将土地整治工作与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统筹兼顾顺应发展,提升分区结果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因此,可将区域土地整治战略导向度作为县域土地整治分区划定工作的重要依据。(2)本文在明确县域土地整治分区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土地整治分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探索了县域土地整治分区方法,完善了土地整治相关研究基础理论体系,对切实指导整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3)与传统以土地整治潜力为依据的单因素土地整治分区研究相比,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研究将研究区域放在一个系统中,整体研究各单元的综合得分,以此为依据划分整治区域,分区结果科学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