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担、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2、探究照顾者的负担、自我效能及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3、深入探索心衰患者照顾者的真实体验。4、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案,以提高照顾者的自我效能,降低照顾负担,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1、本研究采用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在2012年2月—2012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符合标准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2、量性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通过一般资料来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基本情况;通过照顾者负担问卷(Caregivers BurdenInventory CBI)来评估心衰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担;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来评估心衰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自我效能;通过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来调查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3、质性部分采用目的取样法自拟半结构式访谈标准,对12名心衰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来获取其心理体验的真实感受。4、采用用SPSS17.0软件包,对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主题。结果:1、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得分分布在1~69分,平均分为26.53士16.70,其中五个维度的负担得分最高的为时间依赖性负担和发展受限性负担,其次为身体性负担,最低的为社交性负担和情感性负担。2、照顾者的年龄、与患者关系、是否与患者同住、工作情况、照顾时间、每天照顾时间、分担照顾人数对其照顾者负担有影响,而患者的个人因素对照顾者负担均无影响。3、相关分析显示:照顾者的负担与其自我效能成负相关,与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正相关,而照顾者的自我效能与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成负相关。4、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提炼出心衰患者家庭照顾者真实感受的5个主题:①情绪反应;②照顾者自身受到影响;③经济负担重;④缺乏相关知识;⑤照顾者的积极感受。结论:1、心衰患者家庭照顾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担,最大的负担为时间依赖性负担,其次为发展受限性负担、身体性负担和社交性负担,最小的负担为情感性负担。而影响照顾者负担的因素主要是照顾者的年龄、与患者关系、是否与患者同住、工作情况、照顾时间、每天照顾时间、分担照顾人数。2、心衰患者照顾者的自我效能越低,其照顾者的负担越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而照顾者的自我效能越高,其负担越轻;照顾者的负担越轻,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3、半结构式访谈进一步补充和充实了量性的结果,也更好的揭示了心衰患者照顾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以及负担主要的来源和对其造成的影响。4、通过提高照顾者对心衰知识的了解,医务人员制定相应的宣教及随访制度,以及社会的相关支持可以提高照顾者的其自我效能,减轻照顾者的负担,使照顾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延续性照护,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其自身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