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方法。为了提高原有结构构件的强度或刚度,采用特制的结构胶使钢板和原始结构牢固地形成一个整体,并承受共同的受力和变形。目前粘钢加固用于受弯构件正弯矩区承载力不足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计算和构造措施都已经比较完善,但对于混凝土框架梁负弯矩区承载力不足的加固研究尚不充分。本文设计出了采用不同形式粘钢锚固的节点试件,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对往复加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负弯矩区采用不同形式粘钢锚固节点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不考虑钢筋滑移的情况下,运用基本力学方法对粘钢后的T型截面梁及矩形截面梁的受力进行了分析,采用基本力学原理分析截面在梁端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截面极限承载力。(2)鉴于试验试件,建立了基于ANSYS软件平台的不同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负弯矩区粘钢锚固技术的空间仿真分析模型,通过合理设置计算参数,准确的模拟了不同锚固技术梁在单调荷载下的受力过程,所得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数据误差在10%以内,比较吻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延用以上参数设置,模拟了不同锚固技术加固节点在往复荷载下的受力过程。对其滞回性能、延性、承载力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规范、围板和回型加固方法均调动了混凝土参与受力,节点承载力提高12.52%~49.23%。后两种均因承载力的提升而导致耗能能力不同程度的下降,滞回曲线均成现Z型,耗能能力要次于规范加固及未加固节点。综合围板、回型加固这两种锚固形式分析结果得,回型加固只对节点和梁端进行了加固,其既发挥了梁钢筋的作用,又起到了对节点锚固的作用。而围板加固只对梁端和柱端进行了加固,导致节点混凝土开裂较早,裂缝发展迅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粘钢锚固应尽量保证混凝土柱、梁及节点的整体性与连贯性,方能充分发挥加固钢板良好的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