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今天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弥补我国原有创新体系的不足,我国建立了集官、产、学、研于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体系,相比一般科技园,增添了再教育与培训功能。在产业4.0时代到来之后,当代大学科技园越来越关注产业融合与功能聚集的建设。作为一个为多学科、多产业、多人群服务的新型科技园,其空间开始涌现复合化趋势以承担促进跨领域合作的职能。然而在笔者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科技园普遍存在与城市环境隔离、园区跨领域团队之间缺少交流、复合化公共空间缺乏、研发办公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从多方协同的角度,提出对当代大学科技园复合空间设计策略的探讨。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研究课题的背景、目的、对象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为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对论文研究对象的全面概述,包括大学科技园以及复合空间的概述,从而提出大学科技园复合空间的概念,并结合实地调研对大学科技园复合空间现状进行剖析并阐述了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论述的主体,其中,第三部分是对大学科技园复合空间4个组成要素(界面、节点、路径、功能)的复合手法进行解析与研究,并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尺度归纳了要素综合形成的复合空间类型和特性。基于第三部分的要素解析,第四部分站在更加全面的视角提出了当代大学科技园复合空间的设计原则,并延续第三部分宏观、中观、微观的分类框架,探讨园区与城市、园区内部、以及建筑内部的空间关系,提出当代大学科技园复合空间的设计策略。第五部分以中南大学科技园总部设计方案为例,对复合空间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进行阐述,是对理论部分进行的补充与鉴定。总之,通过功能的模糊与附加等方式,在城市到建筑的不同尺度上加强了大学科技园空间的复合化,极大激发了空间的最大效益。复合空间的设计既能促进科技园与城市空间及校园紧密结合,又能协调建筑集群之间的关系,还能激发内部空间活力,从而为园区、高校、城市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共享平台。最后,希望本文从促进跨领域交流的角度对大学科技园复合空间设计进行探究的课题,能为今后我国大学科技园的设计实践提供一定借鉴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