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西北脆弱带(陕甘宁蒙接壤区)是我国具有重要生态、能源与社会意义的特殊区域,全球气候变化下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与损失不断加大。有效防范西北脆弱带的气象灾害对本区域、我国西部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生态和经济意义。基于地球科学更具唯象的特性,对称性在自然灾害研究中已表现出重要的作用,其思维与方法对于自然灾害的研究与趋势判断将是一个新领域的探索。本文对西北脆弱带地区气象灾害的时空对称性结构与未来趋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国家自然科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脆弱带(陕甘宁蒙接壤区)是我国具有重要生态、能源与社会意义的特殊区域,全球气候变化下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与损失不断加大。有效防范西北脆弱带的气象灾害对本区域、我国西部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生态和经济意义。基于地球科学更具唯象的特性,对称性在自然灾害研究中已表现出重要的作用,其思维与方法对于自然灾害的研究与趋势判断将是一个新领域的探索。本文对西北脆弱带地区气象灾害的时空对称性结构与未来趋势的探索研究,及风险对称性管理对策的提出,可丰富对称性原理在自然灾害领域的研究案例,完善自然灾害研究的方法体系。本研究以西北脆弱带40个国家气象测站1961-2013年的各项气象数据为基础,探索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做出气象灾害识别,通过对灾害事件的统计分析,以对称性为切入点,拓展可公度方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气象灾害时空对称性的多种演变模型,探索西北脆弱带主要的气象灾害旱灾、暴雨、风灾及低温冷害灾害的时空对称性结构,依此对未来灾害趋势做出判断,并在对称性表象的基础上寻找气象灾害发生的内在机理,完善自然灾害研究方法体系。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目的是提高对灾害的科学管理能力。本研究考虑了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的结果因素,构建出完善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做出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在此基础上,基于对称性的思维与方法,创新性的提出了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风险的对称性管理对策,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给出新的研究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西北脆弱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突出,顺应了全球变暖的气候大势,变暖的趋势明显高于全球变暖速率(0.1℃/10a),也高于中国气候变暖的速率(0.15℃/10a)。从空间分布看,中尺度分区中西北腾格里沙区和小尺度站点东胜的升温速率最快。西北脆弱带1961-2013年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3.29mm/10a,表明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西北脆弱带降水量的响应特征是降水有所减少,这与我国近百年来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是相反的。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看,大致沿东南—西北方向逐步减小,年均降水量最高为东南黄土丘陵沟壑区,最低为西北腾格里沙区。从降水量变化趋势来看,大致沿东南—西北方向呈由减少到增加的逐步过渡,东北毛乌素沙区和西北腾格里沙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西南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南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量则呈减少趋势。(2)西北脆弱带的气象灾害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旱灾有逐渐加强的趋势,暴雨和大风灾害变化趋势不大,低温冷害灾害却是大幅度减弱。西北脆弱带今后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工作重点应集中在旱灾、暴雨灾害和风灾上,对低温冷害的防灾工作可适当减少。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各灾种中,对比而言,其对称性特征表现最显著的是旱灾,风灾的对称性特征表现的相对不是很显著;而对大、中、小区域尺度气象灾害的对称性特征分析与趋势判断结果发现,大尺度、小尺度区域的对称性特征表现的最为明显,判断结果的可信度最高,而对称性表现相对不好的是中尺度区域,这对今后对称性在气象灾害中的应用研究在研究灾种与研究空间尺度的选择上会有所启示。通过对西北脆弱带大、中、小尺度区域旱灾、暴雨、大风、低温冷害的时间与空间对称性研究,略去久远的考虑,对各种气象灾害做出了发生时间趋势与空间趋势的判断,但所有判断结果还有待于未来气象灾害事实发生的实践检验。(3)将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的结果纳入到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对西北脆弱带的各灾种气象灾害与综合气象灾害做出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发现:不同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最高的区域并不相同,而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最高的区域主要在东北毛乌素沙区的榆林、定边,东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洛川和西峰,西北腾格里沙区的阿拉善左旗、中宁和中卫等地区。本研究对提升西北脆弱带的区域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具有指导作用,为对称性规律在灾害学和管理学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案例。
其他文献
花药是被子植物产生雄配子体的器官,其正常发育为植物完成有性生殖和世代交替所必需。雄配子体的正常发育依赖于花药绒毡层的支持,绒毡层发生异常会导致雄性育性降低或不育。已有的研究表明,一个分泌多肽TPD1和其受体类受体激酶(LRR-RLKs)—EMS1以及共受体SERK1/SERK2决定绒毡层的形成。目前的模型认为小孢子母细胞分泌TPD1蛋白,被绒毡层前体细胞膜上的受体EMS1感知,进而激活胞内的信号途
源于量子叠加原理的量子相干是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是量子世界有别于经典世界的根本原因之一.量子相干在量子光学,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热动力学,以及低温热动力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Baumgratz等在2014年提出了量化量子相干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关于量子相干量化的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针对不同的物理背景,人们先后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量子相干度量,本文讨论的主要有l1范数相干,相对熵相干,
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变是自组织和他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轨道交通站区空间所具有的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性、涨落等耗散结构特征,以及演变过程的非“特定”干预,表明其是具有自组织性的系统。而作为高密度、高价值开发的站区商业空间亦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统一体。近年来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力下,站点地区日益成为资源聚集地。面对丰厚的“交通红利”,管理部门通常更看重站区空间的交通集散功能及“上帝视角”的商业价值,对于“站
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BRs)是公认的第六大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及绿藻中,现已发现70余种。BRs对植物的种子休眠与萌发、器官分化、维管组织发育、开花和衰老以及向性建成等重要的生长发育过程都起着调控作用。近些年来,拟南芥、水稻等种子植物中的BR合成代谢以及信号传导途径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有关非种子植物的BRs合成和信号途径的报道几乎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习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一句话说:“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中国发展的奇迹有目共睹,但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人们对发展的反思也从未停止。发展是什么?中国是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中国的经济发展用什么来测度?中国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反思而开展,并在一定的发展理
高温超导体(HTS)自1987年被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发现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内容之一。单畴REBCO(其中RE是稀土元素,即Y、Gd、Sm、Nd等)超导材料,由于其具有高的临界转变温度(Tc>90K)、强的捕获磁通密度(YBCO:Btr=17.24T,29K;GdBCO:Btr=17.6T,26K)、大的磁悬浮力(本实验室自行制备的REBCO(RE=Y,Gd,Sm)高温超导样品:FL>1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种分泌性的糖蛋白,由593个氨基酸组成,成熟的经过糖基化修饰的蛋白分子量约为88kD,而非糖基化的蛋白分子量大约为68kD。PGRN蛋白包含N端17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信号肽和其后的7个完整的及1个半完整的颗粒蛋白样结构域(granulin,GRN),从N端开始,这些结构域依次分别被命名为paragranulin,Granulin G、F、B、A、
古典舞是一门年轻化和独立性强的舞蹈艺术,积极吸收多种肢体运动当中的元素,并和古典舞进行有效结合,在呈现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融合传统的艺术美学知识,最终可以让传递出来的艺术特征更加独特,又可以满足中国古典舞艺术再创作的要求。在推动中国古典舞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戏曲元素,特别是戏曲舞蹈元素的融入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丰富中国古典舞的作品,也可以促进二者取长补短,推动二者在艺术领域的发展。
肿瘤是目前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研究肿瘤发病原因,寻找预防和治疗肿瘤的特异性药物和方法,是很多医学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领域。由于肿瘤细胞具有永生性的特点,而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和细胞凋亡的异常均可以引起肿瘤的发生。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凋亡具有清除多余及有潜在危险的细胞,保证机体内细胞的平衡的作用,从而保证细胞处于自稳状态;如果打破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则机体就会产生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个具有多结构域和多重生物学功能的分泌型糖蛋白分子,广泛表达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中。研究表明,PGRN除参与组织发育、损伤修复、内质网应激、炎症反应和免疫调控等生理过程,还参与一些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相关疾病和肿瘤等。PGRN通过与不同的分子相互作用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因此,通过探索PGRN相互作用分子对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