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单纯人工气腹条件下,每搏量变异(SVV)和脉搏压变异(PPV)判断容量扩充反应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0例。麻醉诱导后连续监测心排量(CO)、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中心静脉压(CVP)、每搏量变异(SVV)、脉搏压变异(PP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于人工气腹15分钟后、手术开始前进行容量负荷试验,于15-20分钟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注射液7ml/kg,分别记录输注HES前即刻(T1)、输注结束后即刻(T2)的MAP,HR,CO,CI,SV,SVI,SVV,PPV,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输液后SVI增加百分比即ΔSVI是否≥10%,将患者分为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组,记录各自的SVV和PPV值,绘制ROC曲线,确定SVV和PPV判断容量扩充反应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人工气腹(12mmHg)、机械通气全麻状态下(潮气量为10ml/kg),以ΔSVI≥10%定义为对容量扩充有反应的标准时:预测容量治疗有无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SVV和PPV分别为0.960和0.955。 SVV的诊断阈值为10.5%,判断容量扩充反应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7.8%。PPV的诊断阈值为11.5%,判断容量扩充反应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SVV和PPV有显著的相关性,r=0.885(P<0.01)。结论:全麻机械通气、单纯人工气腹时,SVV和PPV可准确监测机体容量状况,SVV和PPV的诊断阈值分别为10.5%和11.5%。目的:评估人工气腹及合并头低脚高位15°条件下,每搏量变异(SVV)和脉搏压变异(PPV)判断容量扩充反应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方法:选择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肠癌根治术的患者20例。麻醉诱导后连续监测心排量(CO)、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中心静脉压(CVP)、每搏量变异(SVV)、脉搏压变异(PP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于人工气腹后、手术开始前,调整好手术所需体位(头低脚高15°),15分钟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于15-20分钟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注射液7ml/kg,分别记录输注HES前即刻(T1)、输注结束后即刻(T2)的MAP,HR,CO,CI,SV,SVI,SVV,PPV,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输液后SVI增加百分比即ΔSVI是否≥10%,将患者分为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记录各组的SVV和PPV值,绘制ROC曲线,确定SVV和PPV判断容量扩充反应的诊断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人工气腹(12mmHg)、机械通气全麻状态下(潮气量为10ml/kg),以ΔSVI≥10%定义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的标准时: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头低脚高位15°组SVV和PPV分别为0.859和0.854。SVV的诊断阈值为7.0%,判断容量扩充反应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3.6%;PPV的诊断阈值为7.5%,判断容量扩充反应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54.5%。SVV和PPV有显著的线性相关,r=0.904(P<0.01)。结论:全麻机械通气状况下,人工气腹复合头低脚高位15°时,SVV与PPV仍可准确监测机体容量状况。PPV和SVV的诊断阈值分别为7.0%和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