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村镇的建设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村镇的经济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农民经济条件的提高,其对于居住环境、物质文化需求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是农民对如何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生存环境并没有科学的认识,政府宣传方面做法也不够完善,相关“绿色”技术和理念并没有得到很有效的推广。尤其在我国严寒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冬季寒冷而漫长,使得严寒地区消耗了更多的资源,相应的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严寒地区村镇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国家大力推进村镇建设以及村镇建设状况却仍不理想的背景下,本研究将“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入到村镇建设中,试图实现我国严寒地区村镇的绿色发展。本研究以严寒地区村镇为研究对象,在绿色发展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出严寒地区村镇绿色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由经济支撑子系统、环境承载子系统、资源支持子系统和社会发展子系统组成,并分析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以系统动力学为研究方法,将严寒地区村镇发展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确定了其系统的边界,并研究了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方程式。选取黑龙江省海林市为研究对象,在验证了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对模型在初始状态下进行了模拟,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在保持现有的产业结构、环保投入、科技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新安镇发展系统的经济发展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资源消耗严重,环境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必须对模型进行政策模拟来寻找有助于实现村镇绿色发展的政策。本研究对海林市新安镇发展系统进行了政策模拟,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预期发展需求,设计了四种发展模式,通过调整模型中的某些参数值,在不同的情境下对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找到了能够使新安镇实行绿色发展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定量数据的支撑。本研究为政府相关机构提供了政策制定的依据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