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动词和小品词构成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词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短语动词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极大地增加了英语学习者习得的难度。所以当前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习得短语动词。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语义、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短语动词做了研究,并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前人研究的小品词呈现出单一性,而且之前的研究为了实验便捷其目标短语动词大部分选自字典等资料而非课本,因此与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动词和小品词构成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词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短语动词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极大地增加了英语学习者习得的难度。所以当前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习得短语动词。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语义、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短语动词做了研究,并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前人研究的小品词呈现出单一性,而且之前的研究为了实验便捷其目标短语动词大部分选自字典等资料而非课本,因此与实际教学脱离;其次,过往研究的实验对象以大学生为主,发现增强概念隐喻意识会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习得短语动词,但是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到初中生短语动词学习的研究还很少,而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与大学生有所不同,其实验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最后,前人主要探索概念隐喻对目标短语动词习得的影响,缺少其对学生推理和识别新短语动词影响的研究。有别于前人研究,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目标短语动词皆选自研究对象的课本,旨在了解概念隐喻对初中生习得英语短语动词和识别新短语动词的影响,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下:1.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显性教学法对初中生习得短语动词有什么影响?2.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显性教学法对于初中生识别新的英语动词有什么影响?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长沙外国语学校两个同水平层次的初二班级,两个班级均由25个学生组成,分别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采用显性教学法来教授英语短语动词,控制组主要是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授:翻译短语意思、用所学短语动词造句并背诵。实验数据通过SPSS.22进行分析。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在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中,实验组的成绩均高于控制组的成绩,并有显著差异(P<0.05)。2.新短语动词的识别测试中,实验组成绩高于控制组的成绩,并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本研究证实了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显性教学法适合初中生学习群体,有助于初中生习得英语短语动词,也有助于学生识别和理解新遇到的短语动词,为学习者和老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应对短语动词的习得和教学。但是,本研究也存在实验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对产出性知识的测验等不足,未来的研究者可以基于此进行改进。
其他文献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被誉为“活化石”。黄酮和内酯化合物是银杏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等功效。目前对银杏黄酮和内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物质提取和药理成分分析上,对其生物合成途径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本研究以10个产地的银杏叶为研究材料,检测和筛选出3个黄酮含量高的和3个黄酮含量低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银杏黄酮和内酯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当今是经济知识时代,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重视学生的素质发展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由此,探究性教学开始受到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开始提倡进行探究性教学。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教学,也开始成为语文教师关注并困惑的问题。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既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流入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与此同时也催生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问题。在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深入了解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对流入地家长在子女小升初择校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对其他地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无疑有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重要意义。研究者自2017年开始,选取D小学S班家长为调查对象,在收集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心理、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负面行为或者消极情绪等的不良消化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不良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许多校园欺凌事件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校园学习及其生活,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事件普遍的关注和思考。校园欺凌愈演愈烈,预防校园欺凌逐渐提上日程。预防校园欺凌,保护中小学生免受校园欺凌的危害是我们每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
贫困问题困扰全球,在世界范围内解决贫困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存量低下和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贫困问题的根源,解决贫困问题就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同样面临着人力资本的挑战,中国已经普及了多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上学“量”的问题,而对于提升“质”的问题,比如提升农村地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等,还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过渡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出现了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使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丧失。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流域作为水资源的汇集区,其生态系统服务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是当前的生态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关于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流以及生态补偿的研究不够深入。具体表现为:首先,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
波兰尼基于“我们所能言传的远远少于我们所知道的”这一著名命题率先提出了隐性知识,更新了大家传统的知识观念,使人们开始关注深层次的隐性知识,在教育界亦是如此。生物学中不仅含有名词与概念等显性知识,还涉及到了方法的习得、能力的培养、情感的认同等隐性知识。随着时间的久远沉淀,生物科学名词、概念等显性知识大部分会在脑海中渐渐消逝,被学生所遗忘;但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方法、能力、理念、价值观等隐性知识会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新的特征,更加凸显民族性和人文性。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强国”理念的倡导之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国家整体发展方面彰显了优势。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传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承担着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科学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兴媒介的不断涌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诸多冲击与挑战。为此,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
随着我国对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日益重视和推进,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跟上这一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并在词汇教学方面做出相应改进的挑战。同样,英语学习者也应该根据情况调整学习方法。尤其是词汇学习,长期以来一直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头疼的问题。遗憾地是,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总是以死记硬背为基础,主要体现为连续的口头或笔头重复的形式。中国的英语教育者们一直在寻找其他方法来改进这一方法,试图探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快、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来诸多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以旅游形式达成了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的统一,且旅游活动的实现是游客、社区居民、政府、旅游企业等多主体共生的结果。社区居民作为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者与传承者,成为核心共生主体,维持居民与其他主体的共生因素对社区多主体和谐共生、遗产资源价值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社区居民改变原有生存方式,与游客、政府、旅游企业的共生引起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并随之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