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制改革报道的框架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框架分析理论,以《中国青年报》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医疗体制改革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新闻主题框架、关联框架、消息来源选择、报道基调、文本修辞等五个方面进行新闻文本分析。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研究,旨在为我国新闻媒体如何报道公共政策类议题提供初步的参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进而成为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本研究发现:1、《中国青年报》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报道中确实存在新闻来源偏向,政府官员、新闻媒体与专家学者三者约占全部消息来源的80%。2、各种消息来源均以反映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现存问题”为新闻主题框架。3、从维护各自利益的立场出发,政府官员主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关联框架,媒体使用“人文关怀”、“整治腐败”的关联框架,针对政府官员常用“为人民服务”、“民主政治”关联框架;患者、医生/医院、厂商主要使用“人文关怀”关联框架,专家学者、医协主要以“整治腐败”为关联框架。4、对于各种消息来源对医疗改革进行的诠释框架,《中国青年报》大体上采取了保持中立的态度,对政府官员与专家学者们所提出的医疗改革美好蓝图,《中国青年报》表现得比较冷静与理智,持批评基调的频率略高于持赞成基调的频率。5、各种消息来源使用得最多的是标语,其次是比喻手法,总体来讲,在新闻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宣传技巧即文本修辞少而简单,新闻报道比较“硬”。
其他文献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许多油田的主力开发区块已逐渐进入高含水期,地下油藏分布形式日趋复杂,含水量逐步上升,可采储量及产油量下降。因此,提高对现阶段油田开发
阴阳五行学说在夏商周时期出现其思想萌芽,到战国时期逐渐成熟,再从战国末期到秦汉期间渐为各家所吸收,到了汉朝,已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思想,并在当时的政治系统构建中起到了
美国媒体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主导了世界的话语权,在这一背景下,其对中国的报道中以负面居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本文就将对这一现象从宏观与微观层
目的:观察加味金黄散治疗软组织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50例,治疗组用加味金黄散外敷治疗;对照组用跌打万花油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7%,对照
<正>2017年2月,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家族中的一员,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但是涉及模糊限制语英汉对比研究的文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变迁,其核心集中表现为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而,中国的经济、政治乃至整个
文章以荆州市沙市区立新乡三板桥村“挑鼓子”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工作和案头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初步的研究。全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挑鼓子”本体研究。运用实地考
本论文以西方建筑领域中“立面”的空间概念作为艺术视角,论述中国古代陶塑所创造出的“立面”空间的开放性。中国古代陶塑艺术品有着极为丰富的遗存,但是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叶,它是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和价值标准,把人的潜能、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作为研究内容,形成了一种提倡自由教育、以学生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