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构建适应机械型、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大农业体系,农业产业化是必经之路。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密切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发展“三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出明确指示,2018年更是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面统筹农村地区经济、政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政府部门也通过完善农村金融环境、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并优化政策支农等视角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都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宁市位于黑龙江省腹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优势明显,其黑木耳、葡萄和榛子等特色产业前景良好,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规模。东宁市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但在东宁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仍存在诸如龙头企业缺乏产业化的带动作用、信贷资金供不应求、缺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约束和利益补偿机制以及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东宁市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推进。本文以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切入点,以农村金融理论为指导,以农业产业化和金融支持的辩证关系为依托。首先,运用定性分析法对东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进行论述;其次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农业市场化这四个宏观因素共10个指标,构建了东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金融支持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宁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从2010的0.638402提升至2017年的1.485265。在回归分析中,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政策支农以其引导作用与农业产业化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7对农业产业化影响较大;最后,以国内外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和启示为基础,从政策、金融机构、金融环境和农业保险视角,提出促进东宁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